可哪有坐吃山空的道理,大錢留著孩子念書和以後的置辦,他得掙點小錢,夠孩子吃零嘴的,到夏天時無論大人小孩都愛吃瓜果,或是在外頭買飲子喝,多攢些銅板就足夠一兩月買的。

路過賣燒雞的鋪子,乖仔先跑過去,站在人家門前看。

他笑了下,昨天燉了隻兔子吃,今天不必花錢買,等回去把留的幾塊兔肉給乖仔吃。

有雜貨郎挑著擔迎麵而來,他喊住對方,因常買這些東西,自然知道針頭線腦的價錢,和貨郎講價不在話下。

他買了些做扇麵用的素娟和紈扇扇柄,慢慢做著,等天熱就能賣。

“穀子,哪裏去?”

街邊布莊門前,坐了個小老太太曬太陽,是布莊老板的娘,一身緞子衣,包頭巾也是頂好的料子。

她手裏拿著煙杆,頭髮花白但精神頭很好,都快七十的年紀,還能吃肉呢。

“阿奶曬暖呢,我回鋪子裏去。”陸穀笑著開口。

“去。”小老太太揮揮手裏的煙杆,把湊過來聞她的乖仔攆遠了些,吸一口煙後才說道:“你們那兒,還有肥兔子沒?”

陸穀喊乖仔過來,聞言笑道:“有呢,好幾隻,給您挑個大的。”

“好好,還是照前頭說的,你殺了給我送家去,回頭,我讓我兒給你們送錢。”小老太太愛吃肉,說起肥兔子,都忍不住咧嘴笑了。

“行。”陸穀說完,直接拔高了聲音問:“那還是給您送家去?不拿過來?”

“不拿不拿,就送家去,交給碧兒她老娘,給我燉一鍋。”小老太太吐著煙霧說道。

布莊裏麵,老板娘聽見外頭的動靜,雖不大情願老婆子時常給他們找事做惹是非,但老娘要吃肉,又是坐在布莊大門口說話,街坊都能看見聽見,她做兒媳的,不給老娘吃肉要被戳脊梁骨,還是走出來從荷包裏掏出錢給陸穀。

“謝嬸子,我這就回去殺兔子。”陸穀笑眯眯接過。

不是他緊著人家要帳,這小老太太有時候腦子糊塗,兩回了,他給送兔子,過了幾天路過布莊順便來要帳,老太太非說已經給過錢,還是小丫鬟碧兒說沒給,布莊才給他結了錢。

要說送人,兩三隻兔子他都能舍得,他們珍珠巷子的四鄰,有時上他們家串門,他就給抓一隻兔子讓嚐嚐鮮,基本家家都受過好處。

可既然說好了是買,他們是賣兔子的,就靠一隻又一隻兔子的銅板賺錢,哪有不收帳的道理。

其實頭一回他沒要到帳,想著以後在吉興鎮常住,不好跟人多起衝突,就當結個善緣,和和氣氣沒跟人家吵嚷,便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