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裏香味彌漫,砂鍋中燉著人參難湯,巧姐背對廚房門,正在切一塊五花肉。
方淼淼慢慢走到她身後,詢問道:“巧姨,做什麼呢?”
“紅燒肉。”巧姐將肉切成小塊兒:“夫人最近不在家,老爺天天都讓我給他做紅燒肉,等夫人回來,他就隻能吃牛排了。”
巧姐之所以能進方家,完全是因為她有廚師證,方父喜歡吃中餐,她剛來時每天換著花樣的給他做,不僅把方父的嘴養刁了,自己的廚藝也得到了認可。
可前兩年,夫人要求在家裏隻能做西餐,這道命令一出,不僅方父不好過,巧姐也不好過,好好的中廚手藝被迫煎牛排。
趁著夫人出國這段時間,不光方父要過過嘴癮,她也要好好練練廚藝。
方淼淼站在她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接話:“這能怪誰?還不是他自己怕老婆。”
肉切完,巧姐放下刀,把肉裝進盤子裏,用過來人的語氣道:“這不是怕老婆,是愛老婆,那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聽自己的話。”
方淼淼苦笑道:“那也得看是什麼話。”
整天挑撥離間,貶低自己女兒的話,方父也要聽,不僅聽,還要做,為了夫妻關係和睦,把女兒送回老家。
方父新娶的夫人叫喬蕓,據說是他青梅竹馬的憊人,因為一些誤會兩人分開,分開後方父因為相親認識了方淼淼的母親,兩人快速結婚生下了方淼淼。
方淼淼對父親的感情事件並不感興趣,她不喜歡喬蕓,完全是因為她覺得喬蕓是間接還是她母親的兇手。
如果喬蕓是在她母親死後百和方父在一起她也無話可說,畢竟人死都死了,總不能一直要求活著的人為她守寡。可是喬蕓不是,在方淼淼心裏,她就是一個拆散別人家庭的惡毒小三。
方淼淼還記得,年少時的那個下午,母親和父親在房間裏吵架,她站在門口,聽著屋內傳來母親的哭聲和罵聲。
那時候她太小,聽不懂他們在吵什麼,隻聽到母親說什麼外麵有女人。
再然後,母親跑了出去。
那天外麵下了很大的雨,方淼麵怕母親出事,一直跟在她身後。
可當時的方淼淼不過七歲,根本追不上一個成年人,沒跟多久就背母親遠遠甩在身後。
再找到母親時,母親倒在血泊之中,瓢潑的大雨將她身上的血跡沖散了一地,母親躺在中間一勤不勤,這一場景永遠刻在方淼淼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母親葬禮那天,她看到了喬蕓,還有個跟她年紀差不多大的女孩。
一開始方淼淼並不知道她們的身份,吃飯時聽到同桌的老太太八卦,才知道那是她父親養在外麵的小三。
對於小三,方淼淼印象還停留在隔壁二牛家的父親母親身上。
據說二牛的母親就是給有錢人當小三,但有錢人並沒有娶她,被原配發現後趕了出來,無奈之下二牛母親回了農村老家,因為她當小三的事情人盡皆知,村裏人人都看不起她,一把年紀了也沒人上門提親。
最後二牛的父親上門了。
二牛父親光棍了大半輩子,對媳婦也不挑,是個女人就行。兩人親事很快就定下來,第二年,二牛出生。有了孩子的二牛母親隻想好好過日子,可村裏的閑言碎語從不放過他,二牛滿月時,得了產後抑鬱癥的二牛母親在聽到別人嚼舌根後一時想不開跳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