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他這次算起來是失敗的,可惜早早地發了吳掌櫃的,他就是想找個人說和,都沒人可找。
無奈隻好把收購的大白菜先派人運回京城,希望早一步,物以稀為貴,賣個好價格。
這邊秋收之後,賣了白菜補種了秋菠菜也長成了,收割了秋菠菜之後,好多人來買。
榆樹村賣了一半的秋菠菜給東北大營,賣了一半給全樹林縣的百姓,畢竟他們這秋波菜也很出名,葉片肥厚,味道好。
一頓忙活之後,大家終於可以放鬆了。
閑置下來的壯勞力們再次去了榷場那邊,榷場那邊還有一些收尾的活兒沒幹完,就算是幹完了外麵的活兒,屋裏的活兒也不少,那個冬天的時候都能幹,不少人都打算去幹個一冬天的,那能掙不少錢不說,還能給家裏省下不少的口糧。
所以他們在過了中秋節之後,就離開了家,去了關外繼續幹活兒。
而內眷們,則是要上山去撿秋,就是撿蘑菇,割木耳,晾曬菜幹啥的,這是每一年都有的活動。
這一年,笑哥兒沒去,沒辦法,在家看孩子呢,他們家的長工內眷們都沒去,但是鐵青帶著山哥兒去了。
爺倆兒跟在老肖嬸子的身後,跟小尾巴似的,老肖嬸子有這一大一小幫忙,倒是沒少倒騰東西。
山哥兒也終於學會了采摘蘑菇和木耳。
而且沒少采呢,鐵青跟著他們上山,一個是保護他們,再一個是打獵。
下山的時候,他拎了一頭大野豬下來,在家做了吃=。
長工們後來跟著他一起上山,好麽,人多他也人來瘋,端了一窩野豬下山,一群人扛著半大的小野豬,哭笑不得:“這麽多,回去肯定能吃個夠!”
他們是歡樂的過個豐收的秋天,有人就歡樂不了了。
吳涇本來正在意氣風發的要將整個縣城裏的吳家產業整合一下,然後自己拿住大權,結果京中緊急派了人過來,是主家的一位大管事:“涇爺,你這大白菜是哪兒來的?”
“在榆樹村買的啊!”吳涇還很洋洋得意,告訴了這位大管事:“這些菜可是花高價買到,有一就有二,我在旁人那裏也收購了一些,那個鐵青不識抬舉,有錢好辦事的道理都不懂,活該是個鄉下漢子!”
原來他在郭老大的介紹之下,又買到了不少大白菜,他就覺得自己挺能耐的,為此他還給了郭老大十兩銀子。
郭老大這個家夥,幹的還挺賣力氣。
“你被人給騙了!”大管事十分生氣:“送回去的大白菜,不是榆樹村的,人家一吃就說不對味兒!榆樹村的大白菜,各個都超過二十斤,你買回來的大白菜,最大的也就十五斤,吃起來寡淡無味,根本不是我們要的大白菜!為此,家主跟大少爺沒被人奚落調侃,這沒幹好事兒,反而得罪了人,你、你這是怎麽辦的事情?那個吳掌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