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蓮芳的宅子裏有很多暗衛。他們一麵監視賀蓮芳,一麵保護賀蓮芳。
暗衛們監視賀蓮芳,並不是十二個時辰貼身監視,也不是時時刻刻地監視。他們主要目的是監視賀蓮芳與他屬下聯係。
賀蓮芳作為曾經跟在義勇太子身邊的大將軍,自然有很多將士跟隨他,並且很多都是死忠。
他們大多數跟賀蓮芳一樣認為當年義勇太子的死是周武帝的陰謀詭計,覺得周武帝為了做太子,故意設計害死義勇太子。
那個時候,先帝和大臣們正準備建立大周。義勇太子身為嫡長子,自然要被冊封為太子。然而卻在這個時候義勇太子戰死在沙場,怎麼不叫人懷疑。
最讓人懷疑的是,當年義勇太子原本是要去平長溪山之亂,但是卻在臨行前改變了主意,改去白玉峰。當時是周武帝要去白玉峰平亂。
白玉峰比較偏遠,而且地勢險峻。在周武帝決定去白玉峰平亂之前,有不少人敗在白玉峰,比如說當時的宋德康和沈虎他們。
宋德康和沈虎他們攻白玉峰攻了幾個月沒有攻下來。再不攻下來,就會影響士氣。再者,白玉峰的位置非常重要,必須攻下。
周武帝去白玉峰平亂也是臨時決定。他那個時候他剛平了另外一個地方的亂,剛回到長安,他正準備休息幾日喘口氣,畢竟他已經在外打了一年多的仗,沒想到白玉峰的暴亂越來越嚴重。先帝沒法,隻好派周武帝去平白玉峰的亂。
義勇太子心疼剛回來的小弟,再加上那個時候周武帝剛成親,還有周武帝在之前的平亂中受了重傷。如果再去白玉峰平亂,說不定會讓他的舊傷複發,還有可能讓他累倒。
相比較白玉峰的暴亂,長溪山的動亂要小很多。義勇太子覺得以周武帝的能力,很快就能平定長溪山之亂,然後他就能回到長安休息。於是,他跟周武帝交換了場地。他改去白玉峰平亂。
周武帝當時是極力反對的,但是義勇太子堅持要去白玉峰平亂,最後他也隻能答應。
義勇太子去白玉峰平亂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並不是周武帝跟他交換的。但是,賀蓮芳他們卻認為是周武帝的計謀。
如義勇太子所料,周武帝沒用多少時日就平定了長溪山的叛亂。那個時候,他聽說白玉峰的戰況險峻,義勇太子身陷危險。他沒有任何遲疑,馬不停蹄地趕往白玉峰。
長溪山離白玉峰很遠,周武帝為了能盡快趕去,一路上都沒有休息,還累死了一匹戰馬,累傷了一匹戰馬。
即使他急急忙忙地趕去白玉峰,但還是晚了一步。等他趕到白玉峰,義勇太子已經戰死了。
周武帝是前腳趕到白玉峰,賀蓮芳是後腳趕到。兩人都晚了一步。
義勇太子是中了敵人的箭矢,箭頭上塗了劇毒。義勇太子中箭後,沒到一個時辰就毒發生亡。
賀蓮芳覺得周武帝是故意慢一步趕到白玉峰,為的就是等義勇太子身亡。
周武帝沒有跟賀蓮芳解釋,他也沒有怪罪賀蓮芳晚到。他覺得義勇太子的死的確是他的責任,如果他當初不答應義勇太子交換戰場,義勇太子就不會戰死。
其實,在義勇太子戰死之前,賀蓮芳他們就已經對周武帝充滿敵意。
先帝有好幾個兒子,但是在那個時候,隻有義勇太子和周武帝活了下來,其他的兒子和女兒都死了。他們兄弟倆自然會被他人拿來比較。
義勇太子在帶兵打仗方麵的能力有些遜色於周武帝。在平亂方麵的功勞也少於周武帝。
周武帝幾乎每場都贏,很少輸。除了賀蓮芳,他也是戰神。
義勇太子自己帶兵打仗的能力差了些,但是他識人的本事卻很厲害。賀蓮芳就是他發掘的。不止如此,他還善於用人,對屬下也非常信任。再加上,他性子溫和,有仁義之君的美名,很受將士們的擁戴。
在先帝決定建立大周之前,將士們和文臣們就分成兩撥。一撥人支持義勇太子,另一撥人擁護周武帝。
那個時候,雙方的人就已經在暗中較量。不過,並沒有擺在明麵上。
暗地裏,雙方的人互相看對方不順眼,互相詆毀對方。雙方的人還在義勇太子和周武帝麵前挑撥離間,煽風點火。
義勇太子和周武帝互相信任,從不相信那些離間的話語。兩人也在眾將士的麵前警告過,讓他們不要相信挑撥的話語。而且,兩人還曾經懲罰過煽風點火之人,但是並沒有用。
他們手下的將士和文臣們還繼續挑唆是非。雙方越來越看不慣對方,越來越針對對方。這一切還是在暗中進行。等到先帝決定建立大周時,這一切的行為都搬到明麵上來了。
支持義勇太子的人,自然希望義勇太子冊封為太子。擁護周武帝的將士,當然支持周武帝成為儲君。
雙方的人為立儲君一事鬥了起來。然而,身為當事人的義勇太子和周武帝都不想當什麼太子。
義勇太子一直想過閑散自由又快活的生活。他原本打算等仗打完了,亂平完了,他就買塊地種。至於當太子什麼的,他從來沒想過。
在先帝決定要建大周的時候,把義勇太子和周武帝叫過去詢問,問他們兩個誰願意當太子,結果兩人都不願意。
義勇太子讓周武帝當,說周武帝立下赫赫戰功,他當太子眾望所歸。周武帝一聽這話,當然不幹了,他說義勇太子是嫡長子,自古以來都是嫡長子繼承家業的。還說立幼不立嫡長子,會讓朝堂大亂的。
兄弟倆就在先帝的麵前互相推讓,誰都不願意做太子,把先帝氣的不輕。
說實話,先帝當時也不願意當皇帝,但是情況所逼,他不得不建立大周當皇帝。
周武帝那個時候怕他大哥真的把太子之位讓他當,他暗暗決定等把中原的亂軍全部平定後,他就去打匈奴,遠離中原,這樣他大哥就沒有把太子之位甩給他做。
可是,萬萬沒想到,在大周建立之前,義勇太子戰死在沙場。
義勇太子的死對周武帝打擊最大。他一直覺得自己不跟他大哥交換戰場,他大哥就不會死。他寧願自己死,也不願意他大哥戰死。
對義勇太子的死,周武帝一直無法釋懷,覺得是自己的錯,所以麵對賀蓮芳他們的指責和埋怨,他從來不辯解。
賀蓮芳作為義勇太子生前最得用的將軍和心腹,周武帝對他很是寬容。不管賀蓮芳怎麼罵他,他都不會怪罪。但是,賀蓮芳這個人太危險了,不能讓他出去,不然天下會被他攪亂。於是,周武帝把他關到東市與西市交接的宅子裏,派暗衛監視並保護他。
作為當年有名,準確來說,令人聞風喪膽的戰神。不對,那個時候,賀蓮芳被叫“閻王”。隻要他出現在某個戰場,敵軍基本上都會變成死人。而且他手段比較狠毒,每攻下一座城市都會屠城,一個人都不留。
亂軍隻要聽到“賀蓮芳”這個名字都會心驚膽戰。
最令人恐懼的是賀蓮芳百戰百勝,沒有一場敗仗。他經常以少勝多,最有名的是他曾經用三萬人馬贏了敵軍三十萬大軍,並且把敵軍三十萬人殺得一個都不留。
不管是武將們,還是文臣們都十分懼怕賀蓮芳,怕到都不敢提他的名字。這些年來,“賀蓮芳”這個名字不知不覺變成了忌諱。
朝中很多大臣都以為賀蓮芳死了,隻有沈虎他們這些心腹大臣才知道賀蓮芳還活著。至於年輕一輩的大臣根本不知道賀蓮芳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