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老八還真是沒有讓朕失望
楚王和張弓徹底收複蜀地的消息傳回到京城,令朝堂上下十分歡喜激動。
收複蜀地,一直以來是皇帝的心願,也是過世的先帝的遺願。先帝臨終時,再三交代皇帝一定要幹掉韓忠那個龜孫子,把蜀地拿回來。如今,終於把蜀地收回來,對大周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對於在這次收複蜀地立下功勞的將士們,皇帝下旨厚賞。對主動歸降大周的韓忠的大兒子,皇帝也大方的獎賞他。
在獎賞韓忠之前,皇帝曾經和大臣們商議過要怎麼賞賜他。有不少大臣提出封韓忠的大兒子為王,讓他們韓家世世代代駐守在蜀地,這樣能讓韓家世世代代效忠朝廷。但是,何相跟劉太師認為這個提議不好。
何相他們覺得封韓忠的大兒子為異姓王,還讓他的後代世世代代繼承王位,這樣隻會讓他們生出野心,日後他們韓家勢必會造反,繼續霸占蜀地。
蜀地已收回來,是大周的一個城池,不應該讓一家人生生世世掌管。蜀地必須由朝廷掌管,這樣蜀地才能徹徹底底歸屬朝廷。
皇帝認同何相他們的觀點,不支持冊封韓忠的大兒子為王。他下旨冊封韓忠的大兒子為蜀地的太守,由他繼續掌管蜀地。不僅如此,還賞賜不少金銀珠寶給他。
雖然韓忠的大兒子能繼續掌管蜀地,但是他手中的權利會消減很多。朝廷會派新的官員去蜀地任職。至於蜀地以前的官員,有一大半跟著韓忠的小兒子謀反,他們該斬首的斬首,該流放的流放,該坐牢的坐牢,該貶職的貶職。
至於跟著韓忠的大兒子的官員,大部分可以留任,但是他們並不能像以前那樣任要職。
除了蜀地的官場進行了一番清洗,蜀地的世家、鄉紳、商人等也都進行了清除。
這些世家、鄉紳和商人絕大多數都跟著韓忠的小兒子造反,皇帝下旨讓楚王和張弓他們抄了這些人的家,抄出來的財產令人驚駭。
皇帝和大臣們都沒有想到蜀地這麼有錢,抄出來的財產竟比國庫的錢財還要多。
早知道蜀地這麼有錢,還有那麼多糧食,皇帝很是後悔沒有早點打蜀地。如果早點打蜀地,國庫就豐裕了。
皇帝這次還是派劉太師去蜀地處理後續的事情。蜀地不小,需要處理的事情非常多,劉太師今年得留在蜀地過年,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回到京城。
蜀地的軍務方麵的事情,皇帝交給張弓和宋德康一起處理。幾年前,宋德康處理過揚州那邊的軍務,他在這方麵有經驗,派他協助張弓最為合適。
張弓要留在蜀地處理軍務,暫時沒空跟楚王一起回京受賞。不過,他派了他兒子回京受賞。
在年底前,楚王率領著鎮蜀將士們凱旋回京。魏王自然跟著楚王他們一道回京。現如今,他們正在回京的途中。
在楚王動身回京前,皇帝原本想下旨接楚王妃和楚王的兒子回京。但是,楚王妃懷有身孕,暫時不便出遠門,皇帝隻好讓她暫且留在梁州。至於楚王的兒子,也因為年紀太小,再加上楚王妃不來京城,皇帝也讓他繼續留在梁州。
皇帝下了一道賜婚旨意,把李厚慈賜婚給楚王做側王妃。這道賜婚旨意是李妃親自向皇帝求的。
李厚慈是鐵了心要嫁給楚王,哪怕是側王妃,她也願意。如果她不能嫁給楚王,她便要去出家。李仆射他們拿她沒辦法,隻好成全她。
之前,趙曜曾經去見過李厚慈,也勸過她,讓她不要把所有心思全都放在楚王身上,她可以去做她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李厚慈太愛楚王。她從小就被李妃接進宮裏撫養栽培,而且她從小就知道自己長大要嫁給楚王,所以她從小心裏全都是楚王。長大了,忽然要她嫁給別人,她做不到。
趙曜見李厚慈對楚王用情至深,也不好再勸她去做別的事情。
此時的趙曜,正在楚王府,查看楚王府的重新裝飾的情況。
楚王離開京城後,楚王府就一直空著,沒人來打掃過。如今,楚王快要回京城,楚王府自然要重新修整一番。
趙曜仔細地檢查了一番,發現沒有任何問題,心裏便放心了。此刻,他坐在炕上,一邊喝著茶,一邊吃著點心。
在一兩個月前,趙曜把炕弄了出來。這段時日,京城的老百姓都在家裏弄了炕。楚王府自然也要弄。
“殿下,這是楚王府,不是您家,您這樣大搖大擺地坐在楚王府的炕上喝茶吃點心,合適嗎?”同喜吐槽道。
趙曜非常厚臉皮地說道:“四哥的家就是我的家,再說四哥不會在意的。”說完,他在炕上滾了起來,“真暖和,真舒服。”
“殿下,奴婢真的佩服您!”同喜說著,朝趙曜豎起大拇指,麵上滿是欽佩的神色,“您竟然弄出這麼暖和的炕,真的太厲害了!”自從殿下把炕弄出來後,大家都在誇殿下聰明厲害。
趙曜擺擺手,嘴上謙遜地說道:“小意思。”夢中的趙耀的老家有炕,但是他一直不記得這事。一兩個月前,他才想起來這事。如果他早點想起來,這幾年的冬天就不用挨凍了。
“殿下,有了炕,大家晚上睡覺就不用怕冷了。”同喜他的屋子裏也弄了炕,晚上睡覺非常暖和。“炕真是一個好東西。”
趙曜一臉驕傲又得意地說道:“我弄出來的東西,哪個不是好東西。”
“是是是,殿下您弄出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於此同時,皇帝也坐在炕上批閱奏折。
自從有了炕後,皇帝基本上不在禦書房批閱奏折,而是搬到承廣殿的東暖閣批閱奏折。
孫奎端來一盞茶,語氣恭敬道:“皇上,您先喝口茶吧。”
皇帝正好有些口渴了,放下手中的奏折,從孫奎手中接過茶盞。揭開茶蓋,發現是菊花茶,他微微挑眉看向孫奎:“菊花茶?”
“皇上,您好像有些上火,喝些菊花茶降降火。”
“朕什麼時候上火了?”
“皇上,太醫說了,一直坐在炕上,容易上火的。”
皇帝沒有再說什麼,低下頭喝了起來。上沒上火不知道,但是一直坐在炕上容易口渴倒是真的。皇帝時不時都要喝茶。
喝完茶,皇帝便沒有形象地倒在靠枕上。聽到窗外冷風呼嘯,他發出一聲喟歎:“真是舒服暖和啊。”自從有了炕,除了上朝,皇帝一天基本上都待在東暖閣裏,連睡覺也是。“小十弄出來的炕還真是一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