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關心民生(1 / 2)

趙曜正在孟老先生的書房裏收拾整理書籍,聽說金陵的五大才子來看望孟老先生,心中並不好奇,也沒有前去觀看。

這金陵五大才子時常上山來看望孟老先生,今日他們並不是第一次來看望孟老先生。每次他們來,孟老先生都很高興,氣色會變得好一些。

李傕他們五人陪孟老先生說了一會兒話,見孟老先生神色懨懨,便起身告辭。他們臨走時,孟老先生讓他們日後不要再來了。等他走了,他們也不要來送行。他老人家說他隻想安安靜靜的離開,不需要大家為他花費心思送終。

孟老先生又叮囑他們參加科舉考試,但是李傕他們並沒有答應他老人家。當然,也沒有開口拒絕他老人家。

等李傕他們五人走後,孟老先生請趙曜和鄭溪林去他屋子。

鄭溪林見孟老先生滿臉疲憊,勸說他趕緊休息,有什麼事情等休息好了再說。他老人家聽後,故意用開玩笑的語氣說他快要永久長眠,到時候就能好好休息,現在暫時就不睡了。

聽到孟老先生這麼調侃自己,鄭溪林和趙曜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孟老先生早就看淡了生死,雖然他心中有些遺憾,但是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他心中並沒有恐慌和不安,隻有坦然。不過,他心裏有些事情放心不下。

這段時日,孟老先生醒來的時間並不多。每次,他醒來都會交代鄭溪林和趙曜一些事情。這次醒來,把他們叫到他身邊,也是為了叮囑些事情。

鄭溪林還想勸說孟老,但是被他老人家拒絕了。

孟老先生靠坐在床邊,神色平靜,目光慈和地望著鄭溪林和趙曜。

“我撐不了幾日了,趁我現在還清醒,多跟你們說說話。”

聽到孟老先生這麼說,趙曜心中很是不好受。他知道孟老先生不喜歡看他們為他傷心難過,所以他麵上不敢顯露出半分。

“三叔,孟老有話要說,就讓他說吧。”

鄭溪林在心裏微微歎了口氣,旋即滿臉無奈對孟老先生說道:“您老還有什麼吩咐,盡管吩咐。”

孟老先生被鄭溪林這番話逗笑了:“我也沒有什麼吩咐,就是不放心李傕他們幾個,我方才叮囑他們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他們沒應。“

“您明知道他們不會答應參加科舉考試,您又何必多此一舉呢。”鄭溪林道,“他們是不會參加科舉考試的,也會讓其他人不能參加。”

“我知道,但是我就是想試試。”孟老先生說著,輕輕地歎了口氣,“是我自不量力了。”

鄭溪林故意說道:“您都快要死了,還瞎操這個心做什麼。”

“孟老,他們沒有您想象中那麼重要,他們不參加科舉考試對推行科舉考試並沒有任何影響。”趙曜安慰孟老先生道,“科舉考試可是非常難的,即使學問再高,他們也不一定能考中。我看他們是怕考不中,才不敢參加科舉考試。”

孟老先生倒是沒有想到這一點。他麵露驚奇地問道:“科舉考試很難嗎?”

“當然難,比考太學還要難。”趙曜覺得孟老先生有些小看科舉考試了,“比考太學難上千百倍,畢竟這是給朝廷選拔人才。再說,科舉考試可不是隻考寫文章、寫詩詞歌賦,或者寫曲,而考的是真材實料。”

他又說道:“金陵五大才子是很會寫文章、寫詩詞歌賦,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能考過科舉考試。我看他們恐怕連最簡單的縣試都考不過。”

孟老先生隻知道科舉考試考四書十三經的內容,但是他並不清楚具體考什麼。他以為科舉考試跟之前征辟和察覺考的內容差不多。

以往的征辟和察覺的最後一關,皇帝會親自出題考眾人。而皇帝以往出的考題也都是《論語》等書裏的內容,比如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為題,讓考生們答題。

“我不知道今年的科舉考試具體考什麼,但是肯定不會簡單的考文章和詩詞歌賦。”趙曜一臉認真地說道,“科舉考試是為了給朝廷選拔人才,而選拔人才的目的是為了造福百姓,而造福百姓可不是靠寫漂亮的文章和詩詞歌賦就行的。要想造福百姓,官員們必須做實事,所以科舉考試考的是實事。”

孟老先生聽了趙曜這番話後,蒼老憔悴的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何為實事?”

“就是民生。”趙曜又說道,“當然肯定還要考其他方麵,但是民生為主。”說到這裏,趙曜麵上露出譏諷的嘲笑,“世家子弟哪裏知道民生,他們連一鬥米多少錢都不知道。”

孟老先生笑著問道:“殿下,你知道一鬥米多少錢嗎?”

“我當然知道啊。”趙曜雖然身為皇子,但是他時常出宮去各處玩,也經常在宮外買東西,對於宮外東西的價格很是了解。再者,他每次買東西都會特意詢問價格。有時候,他還特意去米店詢問糧食的價格。“京城一鬥米二十錢,江南一鬥米十八錢。”他之前帶著四個兄弟逛金陵城的時候,也特意去米店詢問了下江南糧食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