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漢王殿下不該(1 / 2)

卻說回來,以武平侯為首的世家和權貴們反對皇帝實施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等三項新政策一事徹底拉下帷幕,但是並不代表這三項新政策實行得非常順利。

皇權不下鄉,很多地方官直接當做不知道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等三項新政策。他們以為山高皇帝遠,實不實施他們說了算,皇帝是不會知道他們沒有實行三項新政策的。可惜,他們小看了皇帝。

皇帝一向清楚地方官的嘴臉,早就派護龍衛去各個地方盯著。一旦發現地方官沒有實施新政策,護龍衛直接治罪,然後把他們流放到嶺南。

趙曜每次跟皇帝寫奏折都會跟皇帝叫沼澤府的人太少,皇帝就把這些欺上瞞下,又陽奉陰違,又不作為的官員直接流放到嶺南,給趙曜增加苦力。

得知皇帝直接派親信去各地巡查三項新政策的實施情況,又得知那些沒有實施三項新政策的官員都被流放到嶺南,其他地方官被嚇到了,不敢不實施三項新政策。

皇帝特別狠,還特意在早朝上公布沒有實施三項新政策的地方官,當然他們的下場也說了。對了,這件事情也在邸報上公開處刑,讓大周各地的官員都知道此事。

京城的官員們都在慶幸,他們老老實實實施三項新政策,沒有像地方官那樣陽奉陰違,不然他們的下場說不定會更慘。

武平侯他們無比慶幸他們及時識相妥協,如果他們按照原計劃一直抗議,隻怕他們的下場也會很慘。

不過,最讓文武百官們驚恐的是皇帝竟然派親信暗衛偷偷去各地,監視地方官員有沒有實施三項新政策。最最恐怖的是這些親信暗衛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查到一切。皇上身邊的親信暗衛不會也在暗中監視他們吧。

一時間,滿朝文武的心頭上籠罩著恐懼,他們都在猜測到底有沒有暗衛一直在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不過,後來他們仔細地想了想,如果真的有人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那他們早就被貶官,甚至被砍頭。估計皇上也是因為地方官不好好實施新政策,所以才會派暗衛去盯著。這麼一想,大臣們心裏就放心了不少。

楚王府的書房裏,楚王正在和楊齡聊天。

楊齡問道:“殿下,你覺得皇上真的有派暗衛盯著京城的官員嗎?”

“父皇沒有這麼閑,盯著官員們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楚王覺得有人認為父皇派人監視他們,是因為他們心裏有鬼。“如果父皇真的派人監視,知道他們做的所有事情,那他們現在還能好好的嗎?”就朝中那些大臣有幾個屁股是幹淨的,如果父皇真的派人盯著他們,知道他們所有的事情,那他們早就被父皇處置了。

楊齡捋著胡子,笑眯眯地說道:“我倒是覺得皇上會派人盯著那些世家。”

“世家肯定是要盯著的,至於其他大臣沒有。”畢竟世家不老實。

“現在朝中不少大臣在擔驚受怕吧。”

楚王冷笑道:“嚇一嚇他們也好,讓他們知道害怕。”

楊齡聞言,輕笑一聲道:“朝中大臣沒有人不怕皇上吧。”這次的事情,隻是讓大臣們更加畏懼皇上。

“這就是父皇的威嚴。”他跟父皇相比,還真是差遠了。

“漢王殿下跟皇上這點很像。”

楚王見楊齡突然說起遠在嶺南的趙曜,微微挑了下眉梢:“十弟哪裏跟父皇像?”

“殿下,漢王殿下剛去沼澤府沒幾天,就殺光了沼澤府的官員。”楊齡道,“聽說漢王殿下在前段時間又殺了不少其他州府到的官員。”

楚王知道這件事情,因為這事,趙曜還被禦史們參奏了。

“嶺南那些官員無惡不作,十弟殺了他們,並沒有什麼不對。”

“但是,漢王殿下殺的一個不留,殿下覺得這不狠嗎?”楊齡又說道,“皇上之前也殺光了揚州的世家和金陵府的官員,在這方麵,漢王殿下跟皇上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