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佳的話一出口,陳鳳瑛就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她們明明是在說服裝店的事,怎麽突然間就跨度到開廠了呢?服裝廠她是知道的,鬆市就有一家國營服裝廠,前陣子聽說生意不緊俏了,裁了不少工人。
要知道國營服裝廠十來年前可是鐵飯碗,很多工人以身為服裝廠員工為榮,誰知道鐵飯碗也有摔破的時候,那些被裁回家的工人眼睛都快哭瞎了。
這不,上次她們店擴招的裁縫就有一個是服裝廠出來的,陳鳳瑛也是看對方技術過硬才收了她。
有不少顧客過來買衣服的時候反映,服裝廠的衣服質量是挺好,就是款式太差,不如佳瑛服飾的衣服好看,佳瑛服飾紅火起來後服裝廠還“偷”過佳瑛服飾的設計,據說那批衣服賣的不錯。
不過廠長不是個會做生意的,要知道佳瑛服飾的布料是童佳認真比對後選擇的,從材質到顏色再到服裝配飾講究搭配和諧,服裝廠偷了佳瑛的形卻偷不了佳瑛的神。
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服裝廠現在是家虧損嚴重的企業,考慮的問題可能多一些,沒錢,還要控製成本,怎麽可能做出精致的服裝?
這就如同那些奢侈品牌,經常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同理,品質不過關又怎麽能打動客戶呢?拿佳瑛服飾舉例,她們店裏的衣服價格不便宜,春秋外套大幾十,冬季外套直接破百,為什麽有那麽多客人願意花一個月的工資來她們店買一兩件衣服,除了她們店衣服款式好外,就是她們點的衣服品質好。
上等麵料,上等配飾,哪怕是一個紐扣一個拉鏈都是對比三家選購的。
童佳在開店前就跟陳鳳瑛說過,她們走的是中高端路線,絕對不能降低自己的品質要求,即便有客人嫌店裏的衣服貴,但更多來她們店買衣服的都是不差錢追求高端品質的客人。
“辦服裝廠?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當然不是,我的目標從來不是開一家服裝店這麽簡單,時勢造英雄,咱們現在的經濟環境這麽好,怎麽能白白浪費國家政策呢?”
多的話童佳也不願意多說,這種事沒什麽好強求的,陳鳳瑛願意加入就一起,不願意加入童佳也不在意,自己單幹有時候比合夥更加方便。
資金上或許有不足的地方,但她了解國家政策,知道如今創業能夠獲得政府支持,從銀行弄一筆貸款出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這,這太突然了。”
但最初的慌亂過去後,陳鳳瑛的腦子就漸漸清明了起來,童佳雖然年輕,卻是個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從這個服裝店就能看出來,她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胸有成竹了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