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人想念沒見過的孫子為理由,其實比生病更能站得住腳。
那為什麽還是要拿生病當借口?
——自然是擔心他有顧慮,因顧慮而拒絕,所以不管怎樣先找借口把人支出去,好好玩上一圈。
不管白薇那邊怎麽催促,直接用遠在國外照顧老人這個理由搪塞,就算再怎麽懷疑不滿,她也隻能在心裏發作。
站在“孝順”這個製高點上,就她再想弄輿論,看客最多也隻能感慨這是件沒辦法的事,不輕不重地議論一番。
等他旅遊結束,開開心心地回國,一切也就塵埃落定了。
謝篤之原本也有類似的打算。
隻是作為母親的謝夫人行動比他更快,也更加果決。
他隻能退求其次,以有投資為理由一起前往。
從這點出發,謝篤之不否認自己其實有點嫉妒謝思之,嫉妒他的閑暇,以及身上總能讓人放鬆的特質。
但不是以工作為鍾擺的謝篤之,好像就不是謝篤之了。
最起碼本人不太想象得出來自己成為畫家或是其他什麽人的場景。
他本能認為自己不適合除現在這個身份外的一切職業,也從來沒有萌生過類似激流永退的念頭。
哪怕帳戶上的餘額一輩子也揮霍不完,金錢對他而言的意義僅是不斷增長的數字。
謝篤之想,他應該重新尋求一種平衡,不再將自身置於工作和工作之間,而是將另一頭換成更加虛無縹緲、他尚未能完全把握的東西。
從現在開始適應的話,或許將來——將來。
將來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
他轉眸,將目光從少年身上收回,不露聲色。
接下來他要計劃的,不應該是在當地進行評估,尋找有開發價值,值得投資的產業,再判斷其風險與回報。
而是應該怎樣相對合理地,和他們留在同一個小鎮,且不讓少年起疑心。
當然,如果能把謝思之支開就更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往下翻也沒有了x
經過朋友的開導,我現在看著自己的日更字數,充滿了理直氣壯。
作者和讀者都在倦怠期的時候,現在這種湊合湊合過的方案就是最好的.jpg
第53章
抵達鎮子是在第二天下午, 謝思之開的車。
倒不是沒有安排人專門過來接,隻是謝思之在電話裏據理力爭, 口口聲聲說如果連自己開車的自由也沒有, 那這趟北歐之行將毫無意義,要求即刻買機票回國,這才打消了謝夫人原本的念頭。
自從下飛機那刻起,她的消息幾乎一刻也沒停過。表達的也都是很實際的關心。
一會兒問他能不能適應時差, 一會兒又擔心當地的飲食不符合口味, 甚至還讓他少穿點衣服, 擔心氣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