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如此, 她還是希望自己的態度盡量少影響到幼子。

“是節目時間的事嗎?”

那天晚上他們從電玩城回家,他還沒有來得及和父母說自己的決定, 就被爺爺突然生病的壞消息砸了個猝不及防, 全部的心神都放到了老人家的健康上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忙著收拾東西,聽謝夫人將一些注意事項, 也沒有來得及說——而且那個時候本來就不太適合說這種小事。

結果到了歐洲, 看見爺爺生龍活虎, 精神矍鑠,心裏麵其實也有疑惑。

但是吃完飯之後被拉著說了關於戀愛的話題,他忍不住多好奇了一下, 想問謝篤之的時候, 中途又莫名其妙偏到了關於旅遊和寒假再過來的話題, 結果又被擱置了。

——想到這裏,少年還有點思維太發散的愧疚。

他以前不是這樣的, 可能是因為這對他來說是完全陌生的環境, 又確實風景優美, 不知不覺就放鬆得一塌糊塗了。

“差不多。”謝夫人唔了一聲。

她本來不太想說這個話題,但逃避並不是什麽辦法,與其在旅行途中莫名其妙接到電話,早點把具體安排說清楚,讓人提前有心理準備,做好應對的措施。

“目前節目的具體時間還沒有定,隻是出來了大概流程。”她臉上的表情也比之前稍微柔和了一點,“那檔節目剛好有場外電話環節,可以打給好朋友,因為你要在國外陪爺爺奶奶,可能沒有辦法趕回來,媽媽就和小姨說,讓你以電話嘉賓的方式加入。”

“到時候節目組會給你打一通比較長的電話,讓你也參與現場的一些問題。”

“這樣我們最起碼不會失約,對不對?”

這個方案還有點粗糙,加入“電話嘉賓”這一環節之後,節目組那邊很多安排都要重新做。

不過這並不是關鍵。

她追加那麽多投資,為的就是能在不影響節目本來選題的情況下讓節目組修改,讓不參加節目的行為合理化——電話嘉賓也是嘉賓,不是他們言而無信,隻能說實在不湊巧,又實在湊巧罷了。

關鍵是短時間內,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按照謝夫人的想法,她是想要幼子直接反悔的。

本來就是為了讓雙方都能下得來台才答應的事,她都不知道白薇是怎麽好意思在宴會結束之後又特地帶上自己的兒子去堵他們,又把節目的事情重申一遍的。

什麽叫她覺得兩個孩子差不多大,性格也差不多,肯定能成為好朋友?她的孩子想和誰交朋友應該全憑借自己的主觀意願,而不是被外界刻意製造出來的條件裹挾。

可是謝夫人又實在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