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話裏實際上沒有任何辯駁謝篤之的意思,“就和遊戲差不多,換舍友肯定是那種最不好的結局,我想先嚐試能不能打出好結局。”
要是打不出來好結局,他也努力過了,去找輔導員或者宿管提意見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內疚。
“有事給我打電話。”
下車之前,謝篤之這樣說,看上去好像還是不太放心他。
李珩回以一聲調子長又誇張的“我——知——道——啦——”,催促他回去之後早點休息。
就是睡前給謝篤之發晚安的時候,他突然有點良心不安。
聊天帳號置頂的聊天窗口有很多。
家裏的小群,包括大哥和父親在內的家人,再到顧明月和同桌,阿偉,林墨,下麵才是一些班級通知群和普通同學。
每天問他在學校過得怎麽樣吃了什麽的謝夫人和他有大火苗,天天發段子,動不動就銳評這個銳評那個的謝思之和他也有大火苗。
同桌也是——車上的時候對方還發消息過來問他明天晚上要不要約飯,說是附近又新開了一家小海鮮。
就連剛剛沒認識的多久的阿偉同學,還有林墨,都已經發展出了小火苗,目前正在向大火苗進化中。
至於顧明月。
雖然不排除這和對方一句話總喜歡拆成好多句說有關係,但李珩確實連友誼的巨輪都是小顧同學的。
爸爸和大哥的帳號大部分時候都是擺設。
他們更習慣直接電話,或者有事當麵說,不特地去@好幾下根本不會注意到消息,所以李珩有什麽事一般都會直接在群裏麵和他們說。
最多有時候給零花錢,謝慎之會小窗給他轉帳或者紅包。
考慮到他們算是特殊情況,李珩在統計的時候,並沒有把他們統計進去。
也就是說,和他有很多溝通,關係非常親密的人裏麵,嚴格意義上來說,隻有謝篤之和他沒有“友誼的火苗”。
李珩忍不住把他們的聊天記錄翻了一遍,發現這很難說清楚到底是誰的問題。
他會給謝篤之發消息,謝篤之也會給他發消息,除了軍訓這段時間,頻率甚至還很高——謝篤之以前半夜的時候還會提醒他早點睡覺,外麵熱了牛奶,讓他寫完作業記得喝。
因為據說睡前喝牛奶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少年默默把自己所有的置頂取消了一遍,重新排了一下順序,把謝篤之置頂在第二位,以免自己哪天突然就忘記給對方發消息,導致培養火苗的計劃半途夭折。
但這樣一來,夾在一連串的火苗,甚至還有巨輪中間,謝篤之和他的聊天窗就顯得更可憐了。
李珩愧疚更甚。
等謝篤之回復他,也和他道了晚安,才把手機放下,又清點了一遍書包,這才放心爬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