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董敬交代,王顯明對孟恩將軍早就動了除之而後快的心,但是昔年孟後還在中宮時,王顯明心有忌憚,雖然恨著,卻也不敢生事。”

“但自從孟後因巫蠱事被廢後,王顯明覺得時機已到,在給陛下的密折中,時不時就會提及孟將軍在延郡的種種不恭敬處……”

孟後被廢,皇帝和孟氏一族本就生了嫌隙。

趁這個時候進讒言,王顯明這個小人,也算是眼光準辣了。

顧憑:“長年累月地聽王顯明這麽說,陛下對孟恩將軍起疑了吧。”

所以才會一個月內連下三令,召孟恩去鳳都述職。

顧憑靜靜地站在窗前,或許是那陽光微微有些刺目,他眯起了眼睛:“但隻有這一步,卻還是不夠的。如果孟恩真的入鳳都述職,站在皇帝跟前一件件地分辯,對質,那王顯明的詭計不就得被拆穿了?所以,他一定要想個法子,阻止孟恩進入鳳都。”

顧憑垂著眸:“王顯明,是不是讓董敬告訴孟恩將軍,那詔令不是真的?是有人勾結朝中,假裝給他下發詔令,其實想將他引到鳳都。邊將無召入都,視為謀反……所以,他萬萬不可前去。”

護衛歎服地看了他一眼,道:“正是。董敬說,他當時告訴孟恩將軍,如今孟後失勢,陛下偏寵卞妃和卞妃之子豫王,朝中不少臣子紛紛趨附。那二人心機深沉,對將軍和孟家時常有陷害之舉,隻怕早就動了殺心了!”

看顧憑朝他望過來,那護衛苦笑了一聲。

他低聲道:“大人有所不知……孟恩將軍他精於軍事,在沙場上罕有敵手,但是於政治上這陰謀算計一道,他從來就不擅長。”

顧憑沉吟了一會兒,搖了搖頭。

他道:“我總覺得這其中還有事。”

在他看來,這一計行到此處,雖然已經可以用了,但是還不夠!

政治上的事,從來就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必殺!

那幕後之人,既然打定主意要以這一局誅殺孟氏一族,他們就不可能把成敗的關鍵,寄托在一個董敬身上。那太冒險了!要知道,如果此番算計不成,如果孟恩真的依詔入鳳都,隻要當著皇帝的麵一對質,所有的陰謀算計都要被揭破。

所以,要確保讓孟恩認為詔令是假的,那些人肯定還有其他的布置。

想了想,顧憑道:“當初送到孟恩手上的詔令,我需要知道它的細節。越多細節越好。”

護衛一抱拳:“是!”

顧憑:“你們跟鄭暘交接得怎麽樣?”

“董敬我們已經轉移出去了。其餘一應涉案人等,都關在府衙,府衙也移交給鄭暘的人了。”護衛道,“這些日子,不管我們怎麽問,問什麽,王顯明都不肯開口。他應當也知道,他落在殿下手中的消息一旦傳出去,朝中必定會有人出手設法轉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