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節(2 / 2)

那才是真正的戰事。

她看了看左右,想著斥候剛剛報來的情形,壓低聲:“恐怕他們仍有兵馬在調動。”

所以他們的兵馬可能還會更多。

話音剛落,聽見一陣縹緲不清的沉悶號角聲。

舜音不確定地抬頭。

一名兵卒自城外快馬奔來:“西突厥大軍推進了!佐史正嚴守關口!”

頓時城頭又擂響鼓聲,比先前急促萬分。

城上守城將領匆忙奔走,呼喝安排,守軍腳步陣陣響起。

舜音心頭不自覺扯緊,手被穆長洲一把抓住。

“你仍守城中,繼續與我互為策應,小心。”他鬆手要走。

舜音反手抓住他手指,下意識跟近一步,借著披風遮擋,抵近他身前,眼緊盯著他,意◎

張君奉領了軍令,匆匆下城去安排。

斥候得訊而去,回報城中。

幾乎同時,外麵的狼頭纛一搖,西突厥大軍又再度攻來,馬蹄震踏衝近……

天剛黑,東城門開了一半,方便往來斥候報信。

一行人悄然鑽出,往外而行,腳步雜亂急切,仿佛是偷跑出去的,肩上還搭著包裹。

跑出沒多遠,暗處荒野裏忽而鑽出三兩人影,直朝他們而來,用漢話與他們招呼:“你們都是跑出來的?城中如何了?”

一行人走了過去,看著都是普通百姓裝束,卻忽然動手,肩上包裹一落,自其中抽出兵刃,直襲向問話的幾人。

舜音站在城上,很快,之前出城的一行人返回,扔下包裹,除了外衫,皆是斥候。

其中一人登上城頭,向她報:“夫人推斷不虛,果然已有敵方斥候接近,皆自吐蕃而來,本留了活口問話,但對方早有準備,自盡而亡,隻從他們身上搜出些東西。”

雙方交戰,派出斥候是必然。舜音本以為揪出他們要頗耗些功夫,沒料到對方已如此急切,被輕易一吸引就露了頭,那隻能證明對方大軍已急切萬分。

斥候將一件鐵爪一樣的器具送到眼前,是抓冰的工具。

舜音心一緊,西北之地開春緩慢,很多地方還冰凍著,這樣的東西是他們攀援過冰潛入用的,吐蕃的兵馬一定也能混入。

“總管已下令調動周邊幾州的援兵了?”她問。

斥候回:“是。”

舜音細想一下,快步下城:“將我所說消息回報總管……”她邊下城邊說了幾句,繼而吩咐,“馬上通知南城門戒備,吐蕃一旦攻來,那裏最危險。”

守城將領跟來,抱拳:“陸刺史已帶官員守在那裏,眼下城南民心尚穩,特地叫人來稟報夫人,請夫人安心。”

舜音腳步才停。

下一瞬,忽然一陣悶響傳來,仿若從遙遠天邊傳來的一般,聽不真切。

緊跟著遙遙傳來擂響的鼓聲,她轉頭循聲望去,正是自南城而來。

“報——”一名兵卒快馬來報,“吐蕃大舉攻來!正轟擊關城大門!”

果然來了。舜音立即看向城上的守城將領:“快!”

穆長洲早已吩咐過,守城將領毫不遲疑,調兵支援南向……

連續幾日,不見日升,唯有風急雲沉。

夜色又降,北麵關城上火光熊熊,四處彌漫著一股火油味,關城外的樹木都被燒去了一片。

連續攻到今日,此刻西突厥的大軍剛退,還不到一個時辰。

斥候在身邊來了又走,穆長洲手裏握著弓,站在城上,髒汙的披風早已除去,盔甲在火光裏映出冷光。

那日舜音給他送來消息,吐蕃斥候已潛入,除了陳兵關外,必會在其他地方混入兵馬,而後互為呼應,大舉攻來。

附近小道都已被他切斷,西突厥和吐蕃如今消息難通,卻仍能各在一邊強攻不止,且毫不分兵,隻攻涼州。

難怪是一副早有計劃之態。

胡孛兒自後走來,喘著粗氣:“都安排好了。”

“南向如何?”穆長洲問。

張君奉快步走近,回:“吐蕃仍在強攻!我們南麵人馬已快不夠,蘭會二州援兵按軍令往南向深入,明早可至。令狐拓的甘州兵馬急行迅速,今夜就能到了。”

穆長洲點頭,眼緊盯著關外遠處黑乎乎的大部暗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