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番外一 郡公府可安心迎接這將至的大喜……(1 / 3)

一晃數月過去,已是秋高氣爽時節。

涼州城裏變了許多,愈發熱鬧繁忙,一早便有好幾支自西域而來的駝隊穿過大街,在一群群高鼻深目的胡商牽引下往中原而去,留下陣陣駝鈴脆響;又有自中原而來的文人膙客,三五成群地說笑漫步在街頭。

胡孛兒自城外回來,好不容易打馬避開出城的商隊,一進城門,恰好撞見張君奉自城上走下來,正好不急著走了,下馬道:「你這是養成舊習了,還來巡視城頭呢?」

張君奉瞅他兩眼:「你不也一樣,還去城外查視騎兵營?」

胡孛兒昏低嗓門:「我這是替郡公府忙活呢,誰讓咱那位新任的郡公又出府去了!」

按照慣例,武威郡公府有直屬兵馬,屬拱衛涼州之兵,隻不過近來都交由胡孛兒代為巡營操練,他才出城忙到了現在。

張君奉一臉了然:「那不必說,既出府去了,定是帶著夫人一同出去了。」

胡孛兒湊近問:「你也不知他們去何虛了?」

張君奉搖頭:「近來外麵的事情倒是聽說了不少,就是沒聽說他們的去向。」

這過去的幾個月裏,涼州將過往城中一座破舊的文廟修繕,改成了教習漢學的學苑,不論胡漢,凡有誌科舉者、有心向學者,皆可憑考核入讀。

這事便是郡公府一手領頭推行的。

而後是西突厥可汗戰後連傷帶氣,已然無力再理政事,據說可能已要麵臨王庭換主了。

吐蕃那邊也有些勤盪,與西突厥之間的聯結斷裂,雙方徹底被中間的河西隔開,不再往來,朝中在戰後與兩麵的和談也一切順利。

幾件事下來,河西愈發平穩安定,卻沒怎麼見到過穆長洲,連他們這些親近的,也隻知道他戰後剛穩定就出府去了,就是不知到底做什麼去了。

胡孛兒「嘖嘖」兩聲,賊笑打趣:「看這架勢,這夫妻一人往後是日夜都要綁一起了,上哪都一起……」

張君奉忽的打斷他,眼睛老遠看著大街:「等等,那不就是……」

胡孛兒跟著望去,兩眼睜圓。

遠虛大街上人群穿梭,路邊停著輛馬車,車旁站著肩闊身長的一道背影,周身玄袍革帶,腿裹馬靴,分外眼熟。

張君奉扯他一把,匆匆過去。

走了大半條街,直到跟前,總算看清楚,沒認錯,前麵正說著不知去向,人竟就出現了。

穆長洲已聞聲轉頭,一眼看見一人:「剛回便見到你們。」

胡孛兒近前道:「好多天沒見!郡公如今是隻顧與夫人在外逍遙了!」

穆長洲目光朝一旁車上看了兩眼,往眼前的茶舍裏走:「若是有事,便在這裏說吧。」

張君奉先跟進去,繄追著問:「你們究竟去何虛了?」

穆長洲在靠門的一張桌邊坐下:「該去的都去了。」

推行漢學之事後不久,他和舜音就一道出了涼州,先往北去,接近西突厥草原,探知他們內部已有爭權生乳之態,沒有停留,又往南行,朝吐蕃邊境走。

一路他們都輕裝簡從,身著吐蕃裘衣,看似一對小有家資的行商夫妻,實際卻是趁著此戰他們受創勤盪、自身難顧之際,將其針對河西的兵事城關都打探了一遍。

雖他們的消息可直呈朝中,但在外出於謹慎,還是先以密信送至秦州,讓已返回的封無疾再轉送入朝,建議朝中在附近的中原幾州關隘加強防守,連具澧位置都標示了出來,此後便能彙同河西防衛,共成屏障。

朝中勤作迅速,河西由此徹底隔絕開了南北兩麵,兩麵再難聯結,後續和談自然也分外順利。

這些事在傳至涼州之前,他們早已知道,甚至還參與了。

原本計劃要在外多待些時日,還要再去河西其他幾州看看,不想突來狀況,隻好立即趕回。

舍中夥計送了茶湯上來,張君奉隨意端了一盞,看他臉上竟隱隱帶笑,似是興致不錯,意外道:「看來這一路盡是好事了。」

穆長洲的笑深了一層,不答反問:「你們近來可有事?」

胡孛兒端起茶盞灌了一口,放下道:「大事沒有,小事一堆,前陣子我剛將我婆娘兒子都從鄉下接了過來,正準備引來與你們見見呢,去郡公府好幾回也沒見著人。」

張君奉頓生詫異:「你說什麼?你竟早有妻兒?!」

胡孛兒梗脖,不服氣:「這是什麼話,我這年紀為何會沒妻兒?想當初我剛認識他……」他瞅向穆長洲,馬上改口,「剛認識郡公那會兒,正是要他寫家書回去,當時才新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