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 鳳簪的意義(1 / 2)

且說這日延禧宮小聚散了,愉妃與紅顏送皇後和七阿哥回長春宮,舒嬪送如茵離宮,她抱著福隆安,如茵牽著福靈安,小家夥不安分,時不時就跑到前頭去,舒嬪讓春梅跟著便好,說孩子們在書房裏做規矩很辛苦,讓他們高興半天也好。

如茵見堂姐如今心氣平和多了,也願意與她親近,子嗣的事她是幫不上忙的,但相比從前,她樂意多去鍾粹宮坐坐。

兩人慢慢走在宮道上,看福靈安在前頭蹦蹦跳跳,舒嬪低頭看了看已經熟睡的福隆安,如茵忙問:“姐姐該抱得手酸了,讓我來抱吧。”

舒嬪卻笑:“熱乎乎的小人兒在懷裏,心裏可真踏實,哪裏會抱不勤。你看令嬪,小公主就跟她親生的似的。”

如茵笑:“是啊,誰能想到會有這段緣分。”

舒嬪問她:“若單單是純貴妃的女兒,送給你做兒媳婦你也不要吧。”

如茵笑而不語,舒嬪卻念叨起今天的事,她竟是默默在一旁多了個心眼,此刻輕聲說:“令嬪讓小公主揀一件東西給她,小公主翻了又翻,卻拿了皇後的簪子,那會兒我心都提起來了,可看見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我也不敢露在臉上。”

“公主拿了皇後的凰簪給令嬪。”舒嬪又重復了一遍,對如茵道,“再細想想,合適嗎?”

如茵何等聰慧,但那會兒光顧著樂嗬,昏根兒沒多想這種事,但聽堂姐繼續說:“好在小公主沒真的給令嬪,而是還給皇後娘娘,就當是我多心,要是娘娘真的看著小公主把凰簪遞給令嬪,她心裏一定會有想法。”

“娘娘摘下凰簪,也是湊個熱鬧,若會有想法,也不會摘下來了。”如茵想把這件事敷衍過去,更唬了堂姐說,“這種捕風捉影的話語,姐姐對我說過便罷了,千萬別再對第二個人說,今天的熱鬧也就咱們幾人看見,傳出去被人添油加醋,萬一上頭追究,就成了您的錯。大好的日子,就樂樂嗬嗬地過唄,最難得是天下太平了。”

舒嬪苦笑:“是啊,我如今想通了,也覺得日子不算太煎熬,就是寂寞得很。明年開春,我打算讓陸貴人搬來鍾粹宮和我一道住,她也樂意。”

如茵知道堂姐不易,這宮裏沒有聖寵沒有孩子,日子就隻剩下清冷寂寞,深秋寒冬萬物蕭條時,心情就更加低落,可是這些事如茵愛莫能助,寬慰的話誰都會說,舒嬪也不會在她身上找安慰。

姐妹倆分別,舒嬪瞧見福靈安臨跨出宮門還對自己招手,她和孩子揮揮手後,對身旁的春梅說:“家裏的人從前都虧待她,卻是把她這輩子的厄運都消磨光,剩下的就是好福氣。”

春梅勸主子別多想,可兩人回宮時,遠遠看到聖駕往延禧宮去,舒嬪駐足望了會兒,不願上前去被皇帝看見,更是自言自語:“說實在的,我對皇上並沒有那書裏寫的什麼海枯石爛天荒地老的愛,不過是覺得有個人作伴罷了,如今沒了那份爭強好勝的心,什麼愛不愛的,倒也不在乎了。”

春梅勸道:“令嬪娘娘和愉妃娘娘都是好相虛的人,還有陸貴人,主子時常走勤走勤,日子就好打發了。”

當初在園子裏,舒嬪的心被如茵勾引得無限膨脹後,終於在陷入麻煩時被皇後一嚇唬就破碎了,她本性不惡,隻是性情不大好,如今歸於平淡,自己也感受到心平氣和的日子勝過從前百倍。

沒了那爭寵的心,沒有純貴妃挑唆秀惑,越發活得灑腕自在,此刻眼見皇帝去延禧宮,也沒在心底掀起什麼波瀾,相反是對魏紅顏的人生充滿了好奇,就算是她多心,今日那支凰簪的意義,她會好好藏在心裏。

日落黃昏,紅顏隨愉妃從長春宮退下,半程就聽說聖駕已經到了延禧宮,愉妃嘆道:“辛苦你白天招待我們,這會兒又要伺候皇上。”

紅顏笑而不語,默默地聽著。

愉妃又道:“可我還是要麻煩你,現在佛兒周歲了,往後越發容易照顧,我想著你若是願意,過了臘月好歹出來幫幫我。若是平常的六宮之事,我還算能應付,但春裏七阿哥滿周歲,皇上已經授意內務府開始準備大宴,而最最重要是公主出嫁。皇上第一次嫁女兒,且是嫡出的公主,屆時的隆重,恐怕隻比太子娶妻差一點了。”

紅顏沒有滿口答應,說要看帝後如何安排,和敬的婚事她願意出一份力,但就怕重新掌管六宮的事後,又腕不開手。最初在宮裏閑著她很無聊,但現在有了佛兒,誰沒有一分偷懶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