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背的不提,根據新學的內容來,新學的背下了,再溫習的寫下來,後續溫習次數增多,產生間隔了,再往裏穿插別的書背誦。
葉存山聽過原理,覺得可行,準備先試試。
他算著,這東西他一個人來不行,決定再找葉延還有杜知春都說一下,先就他們三個人照著法子來,等下月覺得能提高效率,就再說與其他同窗聽。
到時紙鋪的打卡本的銷量指不定會帶動一波。
紙鋪開業後,北城薑氏很快注意到了。
其實上次葉存山從府城帶回來一批低價紙以後,他們就注意到了。
那批紙量大,夠書院書生用上一段時日,有人還買了囤紙。
隻有少數家底厚的書生,用慣了好紙不跟人爭,會繼續在薑氏紙鋪買紙。
薑氏夥計從未見過紙鋪生意慘淡的時候,自然要搭話問兩句。
家裏老爺聽說是府城帶回來一批便宜紙,算著數量不會很大,他們還跟杜家的書齋有合作,每月裏紙不愁銷路,就沒在意。
結果這沒過多久,書院那批低價紙好不容易快要清空了,就是有人囤了紙,最遲一月份生意也該回暖時,蔚縣開了第二家紙鋪。
同行開業,一下把蔚縣唯一一家紙鋪的地位拉下。
薑老爺不開心,縣裏才有個富商王家出事,他不敢太過張揚,就叫了個夥計去鋪子裏把各種紙樣都買一刀回來瞧瞧。
他就沒想過有人會賣低價紙,一開始隻想比質量,他們可是江南一帶帶了好的造紙術遷到這破縣城,就想一家獨大的。
比過質量後,薑老爺自是得意,說:“就這破紙,我們家劣紙都要比它高出兩個檔次。”
他說完,平時很會吹噓拍馬的崔夥計卻苦著張臉。
薑老爺便有了不好的預感。
完了,商人最怕的價格戰來了。
縱是做好了心理準備,薑老爺也沒有想過這價位會壓得這般低。
“一百五十文一刀?!”
崔夥計點頭,“我問了好幾回,給銀子的時候看著他們數,那店裏夥計說這是他們村裏造的紙,是本地人造紙,給本縣人便利,隻賣便宜紙。”
這不就等於罵他們這外地商人過來坑人嗎?
崔夥計差點發作,看他們貨架上也沒多少紙,才憋著回來了。
“感覺他們效率應該不高,才造成功,就想著賺錢,急急買了個鋪子。”
後期人力物力投入進去,發現賺回來的錢不夠成本,自然會放棄。
不說別的,那鋪麵薑老爺就惦記過,觀望時被別人買了,價格他知道,一百五十兩。
早知道會觀望出一個對家,他不如直接買了,後麵送人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