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路上時,杜家書齋新書上架開始銷售。

有相熟的商人過來問,想進貨,說他家不厚道,合作那麽多次,有新書了,也不給他們說一聲。

因每次來往都會花費許多人力物力,現在杜家書齋有了一個新法子,是找商人做代理。

比一般拿現貨書籍去賣要貴一些,也更有風險,成了也更掙錢。

是他們取代杜家書齋去外地銷售這一步,帶上部分話本跟雕版,到了外地後,再請人印刷售賣,最終掙多少,都是他們自己的。

上門來問的,還擔心是不是書齋跟其他商人合作了。

跟夥計聊幾句,才知道是雲程的新稿子,是個新鮮恐怖題材,怕大家接受不了,這兩天就在府城賣,看看府城讀者的反應。

等著看他們反應時,商人們也要買冊書瞧瞧內容,不急著走的都被引到後院的堂屋坐著。

進去一瞧,同城會拿書籍去外地售賣的大小商人來了個七七八八。

消息都很靈,知道這一冊的雲程寫的,衝著這個名頭都不會差。

來得早的商人,已經確定了稿子不錯,說府城讀者接受不了,他也要進點貨到外地試水看看。

有人開頭,就有人不甘落後。

小夥計都記名,但不收錢。

說等兩天,兩天後他們還來交錢,就按照順序來,不要的就不用來了。

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們家少爺看的時候沒被嚇到,看完隻有“不知所雲”一個評價,對這書不太看好。

短篇,從早上開始售賣,當天下午就有許多讀者出來了反饋,跟人講那個王家村好嚇人,要問怎麽嚇人,就一傳十十傳百。

不感興趣的人,任由人怎麽說,都不會去看一眼,聽了轉述會覺得無聊。

感興趣的人,被人換著法子勸,要他不要買,他也會想著法子去看。

王家村的開放式結局,也有不同聲音發表意見。

總結而言,怕的人有,但因為身邊看的人多,有人作伴,還有人堅信那就是主角因家產被人陷害,恐怖氣氛被削弱,隻等著大膽的人去往細思極恐的方向繼續挖掘。

其他書齋書局寫稿的書生們,自我感覺從這裏麵學到了一點東西。

《贅婿》的熱度至今未散,當初真情實感追過文的人隔三差五還要吵一回,吵贅婿跟贅婿娘子是不是真心相愛。

七本喁汐小冊子,都要被翻出包漿,各個細節都被拉出來分析,以此來尋找一個愛或者不愛的理由。

《王家村》的開放式結局也是,他到底逃沒逃成,這裏是鬼村還是被人陷害扔進去的普通山村,主角最後的精神狀態到底是不是健康正常的,在當天就有了爭吵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