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裁縫鋪子昨天下午起就來人說要定製衣服,說了大概樣式,量了尺碼,實際掌櫃的跟大師傅都不知道是什麽樣子,坐一塊兒對著發愁。
顧客上門的態度都很好,看起來不是耍他家玩的。就不知道是客人們記錯位置了,還是有同行故意搞他們。
今早開門,又來數位客人要那個樣式的衣裳,催他們趕緊做出來,做晚了,冬季過去,衣服就沒法穿了。
掌櫃的愁眉苦臉,硬著頭皮接了活兒。
想找個夥計去寺廟那邊打聽打聽,能找到樣子這生意他家就做了,找不到,就說那裁縫回老家了。
才下決定,一抬頭,就看見葉存山帶存銀上門了。
他倆穿著的藍白衣裳,看看那半袖跟長靴,可不就是客人們要的花樣嗎?
兩邊有意談,掌櫃的就領他們去後院。
買樣式圖,他是樂意的,但要留下存銀,他不怎麽願意,“咱們鋪子裏不缺裁縫跟學徒,而且都是自家人……”
是怕存銀學了他們的手藝。
葉存山說他們衣服都是存銀做的,手藝沒問題,“你要不放心,可以看看做工,也能現考。若擔心他學藝,也能派活兒他回家做。”
身邊人就那麽些,還是裁縫鋪子的客流量大。
存銀想在裏麵待一陣,看看平時都是什麽客人多,客人們又是什麽要求多。
練手也收集資料,還想借裁縫鋪的地兒,賣賣他金絲銀線繡的娃衣。
兩身衣裳他們就穿著,有點眼力勁兒的都不用扒著細看,就知道處處合身。
繡工跟針腳也是,有一樣拖後腿,這衣服穿身上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圖樣要看,存銀就隻從活頁本裏取了一頁給他看,想看其他,存銀不給,“萬一你家不要我,我還要去別家問問的。”
掌櫃的懂行,猜出來了這些客人是這對兄弟引過來的。
他們不好收外人來幫工,總要問清緣由,看是誰家的。
而且存銀的手藝好,這也得是家學淵源學出來的,怕遇見同行搞大事。
葉存山自報家門後,這掌櫃的就沒意見了。
雲程那鋪子的名聲太大,就正街上開著,他們回家都要經過,這一打聽就能問,沒必要騙人,就說先給存銀派活兒做,試用幾天,做得好,就再到鋪子裏來。
試用期間,就沒成衣做,即使是存銀自己設計的圖樣,掌櫃的也沒派給他做,是些小的繡樣。
說不考驗,還是暗戳戳的考驗了。
這都沒事,存銀不介意。
圖樣依然是留一份,說:“餘下的我做出來,你們覺得好,我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