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活動,期限到四月十五。

經營上,雲程是負責幫忙,提出新點子,具體的策劃是存銀自己來。

他在多個店鋪待過,跟好幾個掌櫃聊過,記了許多生意經,還很受“薄利多銷”文化的影響。

不論是蔚縣的蜂窩煤跟藕粉,還是靜河紙鋪的低價紙,又或者是後來柳小田開的關東煮鋪子,事實都證明,來買的人多了,會比固守小客戶群體掙錢。

所以他現在很舍得讓利,也是身後有哥嫂支持,他知道他不用立刻掙錢回本,一切往長遠了考慮,才敢在開始時,就搞大動作。

當然,這個定價,還是跟其他鋪麵的價格差不多,這樣不會打價格戰,能少得罪一些人。

薄利多銷要想經營下去,讓利後,就要有“多銷”。

存銀有野心,想跟村裏紙鋪一樣,往後能開“服裝廠”。

宣傳上可以說,他們自己買布料買棉花,再花手工耗時間去做,算起來跟直接買一件成衣是差不多的,那為什麽不直接買?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他們可以省下時間去掙錢,去做別的。

這就是開業後一步的計劃了。

前麵的鋪墊太足,價格報出來有落差,給顧客們一種不買就吃虧的感覺,進店的人多起來,成交額就蹭蹭上漲。

稍有下滑時,蘇葉蘇木那邊也帶來了好消息。

有許多才結束模擬考的書生過來看衣服,路上就打聽清楚了,過來時還惴惴,怕被騙,老遠看見人多,再進店到處都是人,還有試衣間能給他們試穿自己感受。

成衣最要命的就是不合身,這家還有大中小號的尺碼能選,裏頭鏡子照著,旁邊夥計誇著。

玉蓉玉珠演完一場能休息,不會一直在外麵凍著吹冷風,看鋪子裏忙,她們閑不住,跟著過來誇。

書生皮薄,再被美人誇誇,感受著被衣服暖熱的身子,還有掌櫃給他們算優惠,幾人一起買,可以拿手套走。

討價還價的事他們都辦不來,結算時再說“二十文加購”,指他們一起買了多件衣服,達到了消費額,可以加二十文錢,買羊毛手套。

二十文實在太少了,從羊毛手套熱銷開始,買過的書生都知道價格,少說得翻倍。

沒這個需求的,覺得優惠,也買了。

滿鋪麵的夥計,全都沒適應這種多模式的優惠方案,收銀台是存銀親自坐鎮,算盤打得劈啪響。

書生們都會算數,有人日子過得細致,會在這裏跟他多算算,存銀任由他們怎麽算,都沒出過一文錢的錯處,銀子掙了,還得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