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郡王接到差事也愣了下,與旁人來說是個亂糟糟閑事,時不時奔波,還都是雞毛蒜皮小事,但對嘉郡王這種閑散幾十年的人來說,正正好。

宗族那些府邸,再往上頭三輩數,他都記得,誰家娶媳婦,誰家老人多少歲,這個都知道。麵對這份差事,是喜不自勝,說:“侄兒還是惦記著我,也沒外頭說的那般——”心狠絕情。

“你可別亂說了。”嘉郡王妃小心道。

自經歷那場事變後,嘉郡王的幾個兄弟,如今除了十二,就是他了,隻是他和十二年歲差的遠,沒什麽話聊,有時候想起來,除了歎息也沒別的可幹。

誰讓六、七、九幾個弟弟不幹人事。

那父皇都封了延年做太孫了,還想不開,還有野心。

嘉郡王差事一安排,有些宗室老人也厚了臉皮寫了折子給自家子孫謀差事,當然折子上寫的好,什麽苦累都成。

歷延年收到後頭疼,黎南珠倒是見了有意思,“咱們在外頭那是惡人夫夫,他們求差事就給安排唄,說了辛苦些不怕,那就從底層做起,要是仗勢欺人的,料理後,以後也不敢求到你麵前來了。”

“當然要是真心實意想幹活的,想去底層歷練歷練,歷練好了也是好苗子。”

宗族出身的皇親國戚子弟,人際關係用好了,幹活那是事半功倍。職場上不是真正的公平,有時候一些人情走動,看情麵辦事,用這些子弟,很好用的。

“我來安排吧。”黎南珠看遊手好閑紈絝富家子弟眼神是特別好,畢竟他是過來人嘛。

歷延年求之不得。

端寶五年是個豐收喜慶的一年。

戰事停了,大勃先是求和,大歷派出使臣前往,表明了態度,除了歸順,不接受求和。大勃使臣拿不住主意,又拖拖拉拉幾個來回奔波。

此時大勃群龍無首,隻有四大部落,舉棋不定,求和佔三票,但不想歸順,最後四個部落先起了內鬥,死傷慘重,牛羊馬兒跑了一半。

快入冬了,這不是讓百姓們餓死凍死嗎。

四大部落成了三大,且都是苟延殘喘之局,掀開簾子往外頭看去,底下部落的族人過的是什麽日子,灰頭土臉,士氣全無,族中壯年男子死的死殘的殘,隻剩下老弱婦孺了。

“歸順吧。”

一聲聲歎息夾雜著血淚,可沒辦法。

大勃族人聽到後提著的心鬆了一半,不打仗了就好,丈夫、兄弟、兒子全都死了,丟了性命,女兒被搶走了,在如此下去,沒了活路了啊。

真正定下來歸順章程,已經是端寶六年了。

大歷免了大勃族一年的歲貢,算是給大勃百姓留有生機,但大勃接受大歷官員管轄,派兵前往駐守,三大部落必須在大歷指派的封地活動,三大部落首領來朝跪拜稱臣,還要送王子到大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