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先幫我看看這個吧。”
姑娘拿出一個羊脂白的掛件,比一塊錢的硬幣稍大,上麵雕刻的是彌勒佛像,頂上還穿著一紅繩。
“來,你拿起來我看看。別正對著光,有點兒晃眼。”
【羊脂玉啊,這是】
【好東西,肯定不便宜】
“嗯,這佛像雕的還不錯,應該是機雕,然後手工修的。”張揚點評道。
“是嗎?”姑娘語氣有些驚喜:“我媽媽買的時候,是按和田玉買的,這個花了她三萬塊。”
三萬?真黑啊?
“這是在哪兒買的?”張揚問道。
“在韭菜溝。”
“韭菜溝?你說的韭菜,是咱們平時包餃子用的那種韭菜嗎?”
張揚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是實時語音識別的還真是“韭菜”兩個字。
【哈哈哈,韭菜溝是專門割韭菜的地方嗎?】
【應該是玖寨溝吧】
“啊?不不不,不是,我嘴瓢了,我說的是玖寨溝。”
“哦哦,嚇我一跳。”張揚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姑娘,你之前有沒有在某寶上看到過那種幾百塊的和田玉?”
“有,那種肯定是假的,應該是玻璃吧。”姑娘還是有點社會閱曆的。
“不是玻璃,人家那種和你手裏這個一樣,都是玉,但是,都是阿富汗玉。玩珠寶的一般管這種料子叫‘阿料’……”
“那阿料值錢嗎?”姑娘問道:“我這個有開和田玉的證書的,是不是價格也差不太多,而且還是手雕的。”
“開證書要不了幾塊錢,量多的話,證書還能打折。”
“這東西的本質就是大理石,建築材料,大一點用來做鋪地磚。”張揚沒有多廢話,直接打斷了對方的幻想:“你這個,九塊九包郵,還能送雙襪子。”
“額……”視頻那頭的姑娘一時失語。
【阿富汗玉=大理石】
【這種東西就是專門拿來騙老人的】
【畢竟是在韭菜溝買的啊】
“那我可以拿著證書去找他們麻煩嗎?”姑娘有些不服氣:“賣家肯定是找不到了,但是這個鑒定機構應該還在。”
“找不了的,妹妹。”張揚解釋道:“這個機構正不正規?現在還在不在?都是問題。就算在,人家會說,鑒定的是真的,賣的是假的,東西被掉包了。”
“這種事說不清楚,維權很困難。”
其實這些網上都有大把的案例,但是人們往往在被騙之後才想起來看。
“好吧。”姑娘的語氣非常沮喪。
“那您再看看這塊無事牌吧。”
姑娘又拿起一塊令牌形狀的白色玉牌,有三分之一個手機那麼大,厚度和成年人小指頭的差不多,周圍有些紋飾,中心是光滑的平麵。
無事牌,寓意平平安安、無事煩擾。
“這個也是在玖寨溝買的,按和田玉買的。”
【在韭菜溝買兩件,心是真的大】
【一眼阿富汗玉】
張揚看著想當然的彈幕搖了搖頭。
有時候不一定要賣假的才能掙錢,比如眼前這個就是。
“這個沒問題啊。確實是和田玉,你自己也可以看一下,這個的質地和剛才那個掛件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才是和田玉的質地。”
“這樣啊!”姑娘語氣振作一點:“這個您看一下,大概值多少?”
“這個我能出到一千五。”張揚很中肯的說道。
他猜對方肯定買貴了,但是他不可能瞎報價,那壞的是自己的口碑。
“額……”姑娘又失語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這個我媽花了兩萬六。”
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