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那個,李河濤,這個據說就是他從博物館裏弄出來的。”
看陳彥光說的跟真的一樣,張揚當場拿起手機,搜了下他說的這個名字。
還真有這麼個人,是個監守自盜的文物大盜,倒賣了兩百多件文物,十幾年前就吃花生米了。
而且根據報道上寫的,這人倒賣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清朝的佛像,還有很多件流失在外,沒能追回。
再看張揚手上的佛像……
“臥槽!”張揚立馬把東西扔給陳彥光:“大哥,你來真的?”
富二代買點假貨、虧點錢不好嗎?
非要整這麼大?
“是真的嗎?”陳彥光兩眼放光。
他把金佛拿在手裏,翻來覆去的看,嘴裏念叨著:
“這次總算讓我買到真東西了。”
看到他這副樣子,張揚反倒冷靜下來了。
東西是他買的呀,不管判幾年,都跟自己沒啥關係。
而且這“文物”的說法,也不一定是真的。
佛像確實是晚清的,「物品信息」明明白白寫的是1839年生產。
但是清代的鎏金佛像,保存到現代的並不少,物品信息裏也沒寫這是“某某寺廟遭竊”之類的信息。
說不定隻是賣東西的人,編了個背景故事,好賣個高價?
這種操作在古董行業屢見不鮮,什麼朱重八用過的碗、乾隆皇帝用過的筷子、慈禧太後的簪子……本來很尋常的東西,硬扯到曆史人物上,價格能高十倍都不止。
“光哥,你這東西怎麼來的?”
“不會告訴我,這東西是文物大盜托夢給你的吧?”張揚笑著問道。
“當然不是,這是我買的,在你逗音賬號找到的渠道。”
陳彥光看向張揚,眼神非常純真。
“別吧?哥,別搞事啊,我賬號哪有這種渠道?”
“有的,你點開你鑒定唐彩那一期的視頻,我給你找。”
張揚將信將疑,開始在公司的逗音號上翻視頻。
視頻剪輯一直都是金總監在負責,張揚自己還真沒怎麼看過。
“找到了,是這個視頻嗎?”
“嗯,你往下翻……”
“停!就這個評論。”
陳彥光找到的評論,來自一個叫【海外文物回流找我】的賬號。
這個賬號發了這樣一條評論:
“做過文物回流的都知道,這種唐彩很好買的,而且手續合法,價格也低,比在國內買便宜多了。”
隻有一個點讚,發布時間在一周前。
張揚深深地看了陳彥光一眼。
這種最底下的評論,怎麼找到的?
這唯一的一個讚,應該是發布賬號的人自己點的吧?
“你就找他買的?”
“是啊,牛不牛比,這種路子都能讓我找到。”
陳彥光歪嘴一笑,相當嘚瑟,接著還炫耀:
“我那天看你直播,有個彈幕說【感覺很多來鑒寶的,都是想找買家】,我一看,有道理啊!”
“然後我就開始在評論裏找。”
“你自己找的?”
張揚仿佛看見了變態。
公司這個逗音賬號下,有一百多條視頻,這個人竟然挨個看評論區?
“我哪有那閑工夫,出錢讓幾個妹妹幫忙找的。”
“可以,合理。”張揚點點頭:“然後呢?”
“然後,我就聯係上這個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