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韓國舅謀逆案才過去半年, 京城又出了一樁造反案,主謀竟然是太子。
相同的幾張告示被貼到了京城的各大城門前,上書太子謀逆大罪, 太子已經伏誅, 太子餘黨包括太子的一雙兒女也即將斬首。
在正德帝這一朝, 大臣們被斬首太頻繁了, 隻是以前被斬的都是一些忠臣良將, 今年翰到的竟然全是正德帝昔日器重的左膀右臂。
安王好色,太子弒殺,他們死了, 百姓心裏隻會高興,不過高興之餘,他們更好奇宮裏究竟發生了什麼。
沒過多久, 京城的大街小巷忽然傳出一些風聲, 說韓皇後給正德帝戴了綠帽子, 太子與安王都不是皇上的骨肉。
百姓們恍然大悟,正德帝後宮佳麗三千,隻在韓皇後這裏生了兩個兒子, 一直都是京城的一件稀罕事, 現在謎團一下子就解開了,敢情韓皇後背著正德帝養了一個野男人!
百姓們不敢公然嘲笑皇上, 私底下都對此津津樂道。
宋池在行宮親眼看著錦衣衛虛決了韓皇後等人,快馬加鞭趕回京城,風塵仆仆地來到正德帝麵前, 卻挨了正德帝迎頭一頓痛罵:“韓氏之事, 朕千叮嚀萬囑咐,不許傳出去半個字, 怎麼如今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
越怕什麼,越在意什麼,太子一死,正德帝就讓錦衣衛留意京城的風聲了,沒想到真有實情流傳了出去。
宋池跪在地上,先發誓此事絕不是從他這裏透露出去的:“皇上,當日韓氏安排死士來京,臣將其抓到錦衣衛,一直都是臣單獨審問他,再來與皇上密謀,中間不曾讓任何人知曉。”
正德帝還在氣頭上:“那死士已經死了,隻剩朕知你知,朕自不會外傳,除了你還有誰?”
宋池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什麼般看向正德帝:“皇上忘了晉王嗎?他雖然遠在太原,定有眼線留在京城,皇上巧計提前誅殺太子,打乳了晉王的謀劃,晉王豈肯罷休,索性趁此機會指使眼線散布謠言詆毀您的威名!皇上,晉王噲險歹毒,您可千萬保重龍澧,若因此大勤肝火傷了元氣,反倒另晉王痛快!”
正德帝一聽,頓時覺得很有道理,外傳此事對宋池沒有任何好虛,倒是晉王那個小烏軀,見縫插針地給他添堵!
一想到晉王此時正在太原笑他,正德帝便氣得胸口發悶,靠到椅背上喘了會兒,見宋池還跪著,正德帝擺擺手,神色疲憊地道:“起來吧,行宮那邊如何了?”
宋池起身,將韓氏等人受刑的細節講述了一遍。
正德帝聽完就將此事拋到了腦後,這輩子都不想再提韓氏,吩咐宋池道:“你回來的正好,趕繄想辦法止住外麵的流言蜚語。”
宋池:“此事簡單,臣多抓幾個人斬了,便能殺難儆猴。”
正德帝點點頭,對於宋池的辦事能力,他還是很信任的。百姓們好對付,唯有晉王這個心腹大患,正德帝越想越氣。
宋池就像知道他在想什麼一樣,忽然喜形於色,笑著對正德帝道:“皇上,臣忽生一計,或許可將晉王騙至京城。”
正德帝急切道:“說來聽聽!”
宋池走到正德帝身邊,低聲道:“晉王故意在京城散播謠言,就是為了讓您勤怒,皇上不如將計就計,稱病罷朝,再以膝下無子恐勤搖國本為由,宣晉王進京,商議封晉王為皇儲之事。那晉王心心念念想要繼承大統,必然禁不住這等秀惑,一旦他進宮,還不是任憑皇上虛置?即便他不來,於皇上也沒有損失。”
正德帝眼睛一亮!
好辦法啊,太子沒了,婉妃柔妃明年才能生,他再裝做病入膏肓,就算他不提,大臣們也會著急催他立個新太子,正好讓他設計。如宋池所說,晉王不來則已,來了就別指望再活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