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這樣的事,隻想著一味自己承擔,也不知來同我商量?”

“我”

宋詩低頭,語氣似有躊躇,“我以為你不喜歡。”

顧辭心有七竅,哪裏會想不到她在想什麽?笑了笑,伸手把她納於懷中,然後撫著她的發,與她說,“這事,原本也是我不對,新帝登基,朝中事忙,我又還在守喪。”

“原是想著等新帝根基漸穩,我服喪結束,再求一份聖旨,風風光光娶你回家。”

“卻忘了先同你說一聲。”

“是我不對。”

宋詩本來還震驚顧辭的舉動,僵直著身子不敢動,此時聽得這話也顧不得胡思亂想,仰頭看人 她是不是聽錯了?他說,要娶她回家?

可是

她想到宋嬋和朱氏說得那些話,還有外頭的那些言論,喃喃道:“你,你不是喜歡崔小姐嗎?為什麽……”

為什麽又肯娶她?

唯恐顧辭是因為以往那些事,她忙道:“如果是因為當初的事,你不必如此,當初我救你也不過是因為你和寶安郡主曾對我有恩,你沒必要……”

話還沒說完。

頭頂便傳來一句,“我喜歡崔妤,這是誰說的?”

宋詩低頭,聲音很輕,“外頭人都這麽說……”

“不過是些坊間的無稽之談。” 顧辭搖頭,似有些無奈,“當初永安王府出事,崔家隻作壁上觀,雖有違道義,但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沒必要去責怪,至於崔妤……”

他頓了頓,察覺懷中人悄悄豎了耳朵,笑道:“她如今想擁有的都已失去了,這對她便是最大的責罰了。”

她最重視的名聲、愛情、他人的眼光,世人的欽羨與稱讚都已經失去了,她的餘生都會活在旁人的流言蜚語和指責之中。

“何況先帝已經處置過她,新帝又免了她的過錯,我若再做什麽,反倒有違天恩。”

自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阿蘿。

是這樣嗎?

宋詩悄悄抬起頭,看著眼前人,見他麵如朗月,笑如清風,心髒不由自主地漏了一拍,張口還想再說。

可顧辭卻仿佛猜到她要說什麽似的,先開了口,“我娶你,不是因為你曾對我有救命之恩” 似是覺得好笑,他看著人,繼續道,“若是換作旁人,我會允她榮華富貴,允她如意順遂。”

“卻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