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坐照(1 / 2)

第11章 坐照

仙道修行養炁築基一境。

分煉髒、采藥、龍虎、神照、先天五個層次。

煉髒是養炁之始,修行之要,在於鍛體強身,養煉氣血。

再由外而內,強壯髒腑之能。

這一層次的修行,以導引之術為主,入門簡單,隻需按部就班,大成不難。

此境煉成,修行者身康體健,可得益壽延年之功。

輕易難生重病,溫養得當,活個八九十歲,不是問題。

而煉髒圓滿,便能邁入下一層次。

也即是采藥之境。

采藥修行,則是以呼吸吐納之法為修行手段。

煉髒有成的修士,髒腑強壯,便可以借助呼吸之法,吐納精氣。

由此在胸中凝得一口氣息。

此氣一成,則算是初入采藥之境。

壽數也會得到一些增長。

此後繼續吐納呼吸之術,壯大這一口氣息。

直至氣息圓融,周轉於周身筋骨血脈,反過來又與氣血之力相結合。

龍虎相彙,也便是踏入了龍虎之境。

所謂‘氣血為龍,內息如虎,龍虎相合,則混元一勁在身’。

龍虎境修士,二力相輔相成,可以化為一種十分特殊的‘混元勁力’。

混元勁力,有深化錘煉體魄之功。

勁力一成,人體便可借助此力之能,得到進一步淬煉。

掌得數千斤神力。

舉鼎搬石,飛簷走壁,不過等閑。

而到了龍虎境後,修行方法則不見多少變化。

依舊是借助吐納之術、導引之法,壯大人身氣血以及身中內息之力,使之蘊化更多的混元之勁。

修為高低,也隻在於勁力的積累。

尋常散修出身的修士,因為擁有的養炁法訣並無後續兩個境界的修煉之法,大多止於這一步。

王乘如今,便在這個境界。

他在龍虎境打熬,已有數年時間。

早在來到餐霞山之前,便已經積累不少。

畢竟他此生在俗世混跡之時,積累過不少財富,不缺藥食補充。

在有明確修行方法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落下修行。

隻是在那之後,他直至餐霞山修行五年下來。

都沒能更進一步。

五年積累,也不過是在龍虎之境,走得更精深了些,積累了更多的內勁,將自己肉身基礎打磨得更為堅實。

除此之外,連半點神照層次的門檻都未曾摸到。

之所以如此。

並不是王乘不知鑽研,隻知道等著正傳道書機緣。

而是神照境界的修行,與前三個層次,並無什麼相似之處。

神照修行,牽扯人體精神錘煉。

修行目的,在於壯大精神之力,使修行者能夠掌握一種內視能力,遍觀周身經絡、五髒六腑。

此境在修行者口中,又謂之‘入神坐照’。

也唯有修成了內視之能。

才能洞明人體虛空,覓得先天一竅,掌握先天一炁,將養炁之境,煉得圓滿。

相比於養炁境前三重專注於人體精氣向的修行,神照境關乎到精神靈魄的錘煉,與前三境之法,基本可以說沒有太大的關聯性。

這等情況之下,無有道書指引,單憑前麵法門推演,修行者當然很難憑借自己的想象,修煉出模樣來。

在獲得《元真采藥訣》之前,王乘並未接觸過半點關於神照境的修行法門內容。

好在他來到餐霞山多年,又經常沉浸在伏真觀經閣之中,翻閱修行基礎相關的道論典籍。

加上《元真采藥訣》中,還有韓玄煉法之時所留下的一些經驗注釋。

王乘翻來覆去的將整部《元真采藥訣》看了不知多少遍,其中內容銘記在心。

哪怕一時難以明白神照法門所有關竅。

入手一步,倒是不難。

於是隨著體內氣息調動,他很快便也順著道書法訣的指引,開始了突破神照境修行的第一步。

按照《元真采藥訣》上所述。

神照境修行,目的在於錘煉精神靈魄。

而人身精神靈魄之基,卻在於神髓也。

所謂神髓,也便是勾連人體四肢百骸,五髒六腑的細微感應秘經。

此經存於人體骨骼深處,主脈首在脊椎大龍。

是以淬神之法,起手一步修煉,也便主要在於以混元勁力,深入脊椎大龍之中,淬煉那如蛛網密布,卻十分孱弱易損的神髓秘經。

等到脊椎神髓得到強化。

再一步步順著這神髓脈絡,漸入大腦,壯大腦部神髓隱脈。

此後輻轉周身,再強化全身神髓脈絡。

當人體周身神髓脈絡,都得到了足夠的強化,那人身精神靈魄,自然也會愈發壯大起來,直至掌握內視之能。

道論有雲:“至道不煩訣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

‘泥丸百節’,是人體各部彙總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