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齊名揚天下

第1章 歲月匆匆

五年後。

駕……

少年策馬奔騰在林中,引起了塵沙漫舞。

「少爺,您慢點兒。」元寶在馬車裏大聲喊。

「元寶,你在馬車裏好好享受享受,讓你做一會少爺。駕……」李墨染拉緊馬韁,十歲的少年,迎風策馬,風姿卓越。

一張俊麗的容顏,讚一聲國色無雙。明眸漆黑,宛如皎月,談笑間顧盼生輝。此人三歲能作詩、四歲通歌賦,放眼大召國,唯安國公世子,李墨染。

「眼前便是通州了。」一褐衣青年來到李墨染身邊,他身材高大,舉止不像一般下人,對李墨染尊敬,卻不卑不亢。此人是陳子魏,前北戎名將未不肖之子。

「通州是我們李家的老家。當年第一任安國公隨太祖起義,從龍成功之後,便舉家遷往京城,然後老宅卻一直留著。李家祖上從商,太祖起義期間,第一任安國公把家財變賣,可是幫了太祖不少忙。」李墨染笑盈盈道。

「那時湯朝腐敗,民不聊生,錢藏在兜裏終究會被官府挖空,第一任安國公的聰明,令人佩服。」陳子魏回道。

李墨染笑而不語的跳下馬,將馬韁扔給章傑:「爾等先回李宅,子魏和呂管家隨我走走。」

「是。」

李墨染此番回通州,是李修也是老國公的意思。李家自從龍成功之後,歷代都是武將,從沒出過文臣,李墨染才華橫溢,有想當文官,老國公和李修商量,便讓李墨染考科舉。通州是李家祖籍,於是,李墨染就來了這裏參加鄉試。

大召國對科舉的年齡有規定,最小年齡為虛歲十歲。否則李墨染早幾年前就拿下了狀元。

鄉試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而今天,七月二十五。

通州這個地方是窮人和富人差距兩重天的地方。富人極富,窮人極窮。好在國子監乃國家設立,各州國子監不屬於地方管轄,否則這窮人便讀不起書了。

通州城倒是非常繁華,進城之後,裏麵的民風非常開放。青樓門口,女子行為跟賣淫無兩樣。

李墨染搖頭輕笑。

「盜馬案要開審了,大家快去看啊。」

「是盜馬案啊,我們快去。」

盜馬案?「咱們也去看看。」李墨染跟上眾人。呂符和陳之魏不敢怠慢,趕忙跟上。

盜馬案是發生在昨晚的一宗案子。

通州有個馬場,專門供馬給達官貴人,昨兒有一匹良駒被盜。而那個馬場開在農村,馬場附近住著五戶百姓,官府連夜把那五戶百姓全都請到了府衙。

「今天又可以看到梁公子大顯神威了。」

「是啊,梁大人為官清廉,才生的梁公子這麼聰明。」

「我看梁公子就是我們大召的第一聰明人。」

李墨染聽著耳邊的話,嘴角笑容不減,眸中泛起幾分趣味,又用清爽的嗓音問:「那位梁公子經常幫梁大人判案?」

李墨染聲音清爽中帶著幾分優雅的音調,言談舉止自是貴氣,白衣翩翩的俊美氣度,自信又傲氣。此等公子,一看便不是通州人,否則誰家不曉?

那幾個議論的百姓見李墨染的精緻長相,均是一愣。心裏暗道:這小少年莫不是女扮男裝,怎生的如此俊雅。

「咱們梁大人是通州的大青天,梁公子是通州的小青天。」有人回答。

「父母官心中有青天,乃是百姓之福,可喜可賀。」李墨染撥弄著堇色腰帶上的白玉掛件,這掛件是趙元崇送的。

「看小公子斯文儒雅,是讀書人?」

「才疏學淺,不敢稱讀書人。」

「小公子是外麵來的吧?咱通州雖不小,但凡有小公子這般人物,定會傳開。」

「祖籍在通州,全家已遷移,今日剛回來。」

「不知小公子在通州的祖籍是哪家?」

「李家。」

「李家?」眾人疑惑,均是想不起來。

此時,盜馬案已經開始。看那位梁大人,麵相精明,卻也正直,清廉兩字自是不敢肯定,但也非奸佞之輩。觀他身邊的公子,穿著是國子監的校服,莫不是通州國子監的學生?再回想大家的話,難道這位就是梁公子?

梁公子長相英俊,看似十六七歲的年紀,身材不算高大,但通州人個頭都不高,所以按照本地習俗來說,也算高了。他眉宇間滿是自信,看似涉世不深,為人聰明。眉形似劍,誌氣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