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張姓人家
李墨染等人走進大廳,看到坐在主位上的縣官。李墨染微微一笑問:「大人可知城南18號的張宅?」
梁楚細看這三人的氣質,他本是讀書人,官雖小,卻是自己十年寒窗考出來的,他眼力更是好,這三人中,為首的小少年雖是素衣,但料子華貴,而且他從未見過這種衣料。這一看便是非富即貴的人家,但城內若有此等人家,他該熟悉的,所以這少年不是本地人。
「自然知道,不知小公子問這個幹什麼?」梁楚謹慎的問。
「既然大人知道,那便好辦事了。城南18號乃是我家的祖宅,自太祖開國之後,我舉家遷居京城,但今次我回來通州,卻發現祖宅被佔,掛著張府的牌匾,請問這是為何?」李墨染問。
「這怎麼可能?」梁楚大吃一驚。
李墨染拿出地契:「大召律法規定,房屋買賣需本地縣衙登記,再上報戶部。戶部上此處登記的乃是我李家的祖宅,請問大人,您在通州為官幾年?這張姓人家,又是幾時搬進去的?」
「這……本官在通州為官八年,張家乃是六年前搬來的。是做生意的人家,出手非常大方,經常接濟本地的窮苦百姓。本官記得八年前本官剛來的時候,那裏的房子很老,一直空著。直到六年前,張家搬來,開始裝修起了房子。」梁楚回答。
「當時沒有查過他們的地契嗎?」李墨染問。
「因為那是空著的房子,就像這位小公子說的,房子過戶需要買主賣主一起來縣衙登記,但隻有張家一戶,便辦理不了過戶的手續。但他們有拿出地契來讓本官看過。」梁楚記得很清楚,張家拿出來的地契,他親眼所見。
「那麼,你且去問張家,向誰買的房子。我李家從未賣過祖宅,戶部有登記,大人如果處理不了這件事,我便直接派人把張家趕出去,或者去京城告,這於大人的前途有影響吧?」李墨染的語氣軟軟的,但其中威脅的份量卻是很足。
梁楚也吃驚,這個小少年對國家的律法竟如此瞭解,到底是什麼身份?而且他說話大膽,言談之間又見傲慢,卻不讓人討厭。梁楚實在不解。
「父親。」正當他為難的時候,梁文生回來了。見到李墨染在書房,有些意外,「父親,李公子也在。」
「文生認識這位元小公子?」梁楚問。
「今日在文壇詩會,是這位李公子奪的魁。」梁文生回答,「但不知李公子來我家所為何事?」
「關於張家地契的事情。」梁楚把李墨染的來意說了一遍,「你怎麼看?」
「張家的地契買賣沒有上報給官府,也沒有上報到戶部,那麼他的地契買賣是不成立的,按照大召律法,大宅應該歸還給李家。當然,前提是李家的地契是真的。」梁文生分析,「父親,李公子的地契是真的嗎?」
梁楚把地契給他:「你自己看。」
梁文生看了地契:「是真的。」
「但當年我也看過張家給的地契。」
「那麼你能確定張家的地契是真的嗎?」梁文生反問。
「這……」梁楚不確定了。「那你說該怎麼辦?」
「你去拜訪一下張家,且把事情告訴他們家主,如果他們拿不出地契,那麼宅子隻能判給李家。」
「我這就去。」梁楚剛打算走,又看到了李墨染,「李公子,到時候本官如何聯繫你?」
「我住客棧,會在科舉之後離開通州,但願大人能在科舉之前把案子審判好。」李墨染道。
「什麼,你是來參加科舉的?敢問公子多大?」這孩子看上去,也就十來歲吧?梁楚意外。
「虛歲十歲。」
十歲的卻是大召科舉的最低年齡限製,但十歲的孩子來參加科舉,聞所未聞啊。
「不如請李公子暫且住在府上?」梁文生對李墨染很有好感,雖然這李公子年紀小,但文采橫溢,且畫和棋又十分精通,此等少年,即便年紀輕,他也有結交的意思。
「這……」李墨染倒是意外,沒想到梁文生會有此邀請,「我還有隨從,不知府上可住的下?」
「住得下,我單獨騰出院子來,李公子請。」梁文生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