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下大戰了

雍王對上魏童。

等於是楊子聖對上魏童。

也等於戰王對上神童。

這即將是一場罕見的仗勢。

趙元崇當然想看,楊子聖也想見識見識他們口中能和自己平齊而論的召國雍王,老國公也想看,因為他對雍王的才能是認可的,端禮、鄭暉年,這些晚輩自然也很期待。

李墨染眉目含笑,笑容淡淡,卻是絕代的風情。

他說的很有誘惑力,那輕柔的聲音,如同羽毛般,拂過每個人的心口,癢癢的,抓起了怎麼也止不住的漣漪。

畢竟,戰王對上神童的大戰,的確很精彩。

「如此,我便寫信給雍王叔。」

「嗯。」

趙元崇寫了兩封信,一封給趙元謙,一封給雍王。同時,他們派出了暗衛去厲國和衛國放出關於臨國的謠言,企圖破壞臨國和他們的信任。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

召國的大軍在這裏按兵不動,而臨國的大軍,並沒有離開多遠,也就是說,臨國的大軍,隻是退到了屬於臨國的清國領土的邊緣。

林傑斐名揚天下,不是浪得虛名。他此行並非放著召國,而是小心謹慎,卻不料發現了召國的按兵不動。

召國為何按兵不動?林傑斐雖不知召國的計畫,但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句話總是不會有錯的。所以,在他的小心中,對厲國和衛國,自然也傳了話。

也因此,趙元崇他們的計畫裏,挑撥臨國和衛國、厲國的關係這一招,是行不通的。

但是,經過這種挑撥事件的發生,聰明如林傑斐,當然也想到了事情的詭異,雖沒有直接的證據,卻是在猜測這件事是否是召國所為,目的何在。

於是,召國和臨國的大軍,就這樣一直駐紮在兩國的邊境,直到十一月底。趙元崇收到了兩封信,一封是雍王的,一封是趙元謙的。

雍王信中提到,寒國的軍隊他已掌握,也暗中訓練的不錯,如果有一支軍隊在衛國的後麵攻擊,那麼戰爭可以開始。

而趙元謙的來信是,洛國國君已經答應,站在召國這邊。

寒國的兵力沒有衛國強,就算雍王用兵如神,趙元崇還是擔心的。可現在洛國已經答應了,那麼洛國的兵力可以調過去,按照雍王的意思,從背後攻打衛國。

天下的戰爭,沒有光明磊落一說,有的是勝利,和天下的統一。

十二月底,召國和臨國,代表著天下的大戰,終於爆發了。

臨國這邊小心謹慎,就是料到了召國有這樣的目的,同時,他們也知道了央國和寒國已經站在了召國那邊。

而洛國和慕國,保持中立。

對於中立國,臨國已經沒有心思去注意他們。如果臨國向中立國開戰,召國勢必在背後突襲,這對臨國來說是不利的,所以中立國沒有多大的作用,臨國就不顧不管了。

天下大戰的第一響,是央國向厲國開戰。聞名天下的戰王,向厲國開戰,厲國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楊子聖以戰王之名揚天下,他的用兵之道,怕是天下能及的人,還報不出名字。而且,楊子聖在五年前就知道了趙元崇和李墨染的野心,他對國家軍隊的訓練,從來沒有怠慢過,在這種情況下,厲國又如何能敵?

但是,厲國能不能敵,根本不重要。

林傑斐要的是拖延。厲國能拖下去,在衛國解決了寒國之後,援軍去幫忙,才是最重要的。

天下大戰的第二響,是寒國向衛國開戰。

衛國以為,有魏童坐鎮的軍隊,要打贏寒國,那是易如反掌的。但是他們卻屢次碰壁。

派出探子回報,寒國的主帥是寒國的國君韓傾雲。但韓傾雲這個人有多少本事,魏童是知道的。於是,探子再探,在探子三探之下才知道,原來韓傾雲身邊,有個軍師,卻是查不出那軍師是誰。

而天下大戰的第三響,是召國對臨國發動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