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江導,牛逼!
《颶風營救》國內上映第二十五天,在國內拿下了7630萬的票房。
這個成績著實是精彩豔絕!
更何況《颶風營救》如今已經登錄國外上映,得到了一致好評。
“創造奇跡的華夏導演,江,他的新電影已經登錄北美!”
“一部被許多媒體和影評人稱為經典的動作電影,開啟了動作電影新篇章!”
“江作為一名導演,他一直在挑戰自我。
從偽紀錄片的《鬼影實錄》到以小博大影史留名的《電鋸驚魂》再到開創性的動作片《颶風營救》。
老天,你永遠不知道天才的腦子裏裝的到底是什麼,他真的是老天送給電影界的禮物。”
國外的盛讚著實讓國內的媒體沸騰了一把。
這幾年來不時有國內導演衝擊好萊塢,但無一例外全都铩羽而歸。
而能在國外電影界拿獎闖出一定名氣的導演,無一不是揭露華夏特殊時期某種“傷疤”的文藝片導演。
像江培安這樣商業片發家,賺外國佬口袋裏錢的導演,不能說絕無僅有。
但闖出他這份名氣和地位的,僅此一位!
江導,牛逼!
隨著《颶風營救》口碑的不斷發酵,猶如一場“颶風”席卷世界各個角落。
就連被港媒寄以厚望,稱為“救世主”狙擊《颶風營救》的《特務迷城》。
在經曆最初上映前幾天的火爆後,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它上映初期帶來的消息有多令港媒振奮,如今就有多令他們失望。
大哥+嘉和的模式,在《颶風》麵前就像一陣穿堂風,掀不起電影市場多大的風浪!
港媒慘遭打臉,《颶風》還是那股子颶風,但港媒卻已經沒有了指望。
隻能咬緊牙關,眼睜睜的看著江培安和他的電影在港省市場上大殺特殺。
沒招啊!
……
每年過完年,村裏的年輕人或者中年人就開始陸陸續續往外地趕去打工。
但今年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年後江台鎮要變成曲藝小鎮。
大家以後都不用出門打工,在村子裏拍電視劇就有錢賺!
據說是縣裏的領導親自到江培安家拍板這件事。
“為啥到江培安家?咱村裏的民間小調不是那個新陽市的大老板齊躍飛的產業?”
“二貨吧你,培安可是京城的大導演,聽俺兒說,外麵現在放的都是培安導演的電影,好像叫啥龍卷風的。
俺也不知道導演是個啥,聽俺兒說導演就是電影裏最厲害的,電視上的明星都得聽他的!”
村裏幾個人蹲在村頭的大楊樹下麵。
每個人手裏都端著碗七嘴八舌熱火朝天的討論著。
本來這個地方平常都是村裏的婦女們的聚集地,連狗來了都得搖搖頭繞路走。
如今婦女們集體“創業”放棄了這個根據地。
打工回來的老少爺們占據了此地,開始侃天聊地。
“哎,聽說了嘛,江力的兒子最近發了,據說被一個外地親戚接到港省享福去了。”
“哪個江力啊?”
“咱們鎮還能有幾個江力?就是西頭那個江力,去世了的那個。”
“你說的是得勝,江得勝吧,他老子江力死了,娘也死了。
他就整天在村裏瞎逛,三十好幾的人,還在打光棍,他還有港省的親戚?”
一群人驚訝異常,這年頭,提起港省,那可是鼎鼎的大城市。
誰要是能去一趟港省,那基本上就和出國無異。
“聽說是港省那邊派車來借的呢,算是走了狗屎運了。”
“走了也好,在鎮上也是個禍害,我聽說他跟三根家媳婦……嘿嘿。”
一群男人在大楊樹下發出男人都懂的猥瑣笑聲,空氣變得極為活躍。
……
大年初四,江培安從新陽市機場出發飛往京城。
京城還處於節日的氛圍中,雖然大街上已經有著穿著和繁華大都市格格不入的農民工們忙碌的身影。
但大多數京城本地人還沉浸在走親訪友,拜年祝福中。
中影那邊也沒上班,胡婧還在滇省沒回來,高園園則是陪著父母走親訪友。
孤家寡人的江培安隻要守在空蕩蕩的別墅裏。
正好借著這段時間他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在《愛有來生》的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