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綸梨花木,隻是一個年代的稱呼,也是行話,梨花木品質分層嚴重,基本上品相一般的和較差的相差不多。
有些人可以花幾百塊錢買到品相一般都梨花木,這一綸梨花木,品相最好的,不過四十萬到五十萬。
二綸梨花木,是收藏品,收藏年份十年為一綸,收藏年份三十年,為二綸,這五十年梨花木,也叫老梨木,是三綸梨花木,八十年以上,就是四綸梨花木。
四綸梨花木,也叫紅梨花,木質變得紅潤而且光滑細膩,這一塊小小的籽料,價格都在萬元以上!
趙海棠嘆了口氣,問道:“別光顧著看呀,說說,這塊老木頭,價值如何?”
李雲峰說:“四綸梨花木本就難尋,這麼大的梨花木,一綸價值三十多萬,二綸也就四十萬上下,三綸梨花木,價值一百來萬。四綸梨花木,隻要有人收,價格不會低於五百萬以上!”
“既然這麼值錢,你幹嘛不買呢?我們是不懂,你這一個行家,怎麼還畏手畏腳的呢?”
“這你們可就不懂了吧?拍賣會上的規矩,就是坐得越高,地位越高,地位高得隻拍高價產品,地位第的自然就是隨意。我們手裏拿著一號號牌,拍的自然就是最後一件藏品!等著看吧,這最後一件藏品的價格,絕對會在千萬以上!”
趙海棠咽了咽口水,也沒敢再說話,畢竟這千萬以上的東西,估計也沒人會買,就算買了,競爭力度也不大。
前兩件商品,不論是價格還是價值方麵,都有天差地別的差距,吳所求這隻老狐貍,果然是早有預謀!
和田玉是賠本買賣,婦人轉手變賣,價格不會超過十萬,可偏偏這四綸梨花木,轉手之後,就得翻一倍的價錢。
婦人占了大便宜,其他人自然也就放開了膽子,但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婦人拍賣時,都在刻意抬高價格。
這麼做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托拍!
婦人是吳所求找來的托,目的就是讓大家放鬆警惕,前兩件商品都沒有什麼真實的意義,要說藏品,也沒錯,就是這和田玉料子,轉手之後也沒用,估計弄串手鏈還行,要弄鐲子,確實不盡人意……
第三件拍品,是一個龍盒,龍盒在古代的時候,是用來裝玉璽的,這盒子裏雖然沒有玉璽,但本身的價格就不低。
龍盒起拍價就是五十萬,但收藏這東西的人基本上很少。自身沒有玉璽,而且玉璽這玩意兒,也不是誰都能買得到的!
五次競拍,價格升到了七十五萬,拍得者不是那個婦人,而是一位年邁的長者。
第四件拍品,也是一塊玉石,隻是這塊是玉石是成品,並非是料子或者籽料。李雲峰看著玉石嘆了口氣,說道:“這塊玉,是龍王玉,所謂龍王玉,就是冰種老坑料子!這種玉石發掘的地點,早些年是湖泊或者海洋,因為內部冰多透徹,這些年來,一直被大家叫做上等貨。可把這麼好的料子,弄成了一朵蓮花,簡直就是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