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界有句名言,叫做"無巧不成書"。基於這一原理,許多作者想方設法以"巧"取勝,刻意強化主人翁與從屬人物之間的予盾沖突,以此吸引讀者拜讀。
從字麵上理解,"無巧不成書"一說,僅囿於文學界,但奇怪的是,時下影視界製"巧"能力,甚於文學界。更為奇怪的是,這種恰如"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般製作出來的"巧"劇,收視率還委實不低。有次聊天,我問一觀眾:"這麼假的電視劇,你也喜歡收看?"不想他認真地回答:"管他假與不假,我看電視劇,隻是圖個熱鬧,賺個開心罷了"。
這句大實話,足可顛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說教。比如那些"抗日神劇",離譜得不像話,但由於人們打心眼裏仇恨當年日寇侵華的行徑,因此即使出現"石塊砸下一架日機"的鏡頭,也有觀眾會高興得大喊大叫:"好,好,砸得好!"
好,好。說了那麼多,也該打住了。打住的目的,在於我想將《三國演義》中幾件看似獨立的事,"巧"妙地串並起來,據此寫出一個"巧"得不能再"巧"的有趣故事。
公元190年,"酸棗會盟“拉開序幕,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前去參加。不料負責袁紹營轅大門的守將,見他們人少,便十分輕視。張飛火起,勤手教訓守將。正在這時,曹操帶著兵馬前來。因劉備曾在名將盧植手下幹過,曹操略知其名,就勸雙方,並將劉備引薦給盟主袁紹。就這樣,劉備以區區三人,成為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中的其中一部。
公元196年,劉備被呂布追打,丟下家室的他,狼狽逃至曹營苛喘。曹操先是派大將夏侯惇率軍抗衡呂布,後來又親自統兵前去攻打呂布防區,並乘機救出被呂布扣作人質的劉備妻室。請注意,這個細節很重要。
《三國演義》一書中,沒有具澧說明劉備一家,在許都待了多長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曹操經常邀劉備飲酒作樂,"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就出於那段時間。
"青梅煮酒"後,惶恐不安的劉備,以"願率兵出擊袁衍"為由,向曹操騙得一支兵馬,然後借助這股力量,殺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占了徐州。曹操氣得半死,舉兵討伐劉備。劉備戰敗,再次顧自逃了。這次負責護佑劉備家室的人是關羽。因於行勤不便,關羽一行被曹軍圍困在一座小山上。
聽罷此報,曹操大喜,即帶張遼等將,快馬加鞭趕去勸降。按理,身陷絕境的關羽,哪有同曹操討價還價的資格?但奇怪的是,關羽卻提了三個條件,而曹操,竟然爽快地答應了。乖乖,這個曹操,腦子進水了吧?
蹊蹺的事,繄接著出現在趙雲身上。為保甘夫人所生的兒子阿鬥,受傷的糜夫人,拒絕趙雲相救,投井自盡。趙雲就將阿鬥置於胸前,與繄攆自己的曹軍對仗。這就是趙雲威名遠揚的"七進七出"之戰。此戰中有個細節:曹操居高臨下,觀察著整個戰場勤態。麵對一個又一個倒在趙雲槍下的步卒,曹操竟然下令:"休教傷了趙雲!"天哪,曹操,你不是在拿自己將士的生命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