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讀《三國演義》,遇到一個頗有意思的情節。所謂頗有意思,是指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精力,予以琢磨內在原因,但最後仍然捉摸不透的情節。製造這個"扯不斷,理還乳"情節的主要當事人,名叫曹操,而配合製造這個"煩惱"情節的另外兩個當事人,一個名叫張邈,另一個名叫張繡。
曹操刺殺董卓事敗逃回家鄉,即舉義旗討伐董卓。其時袁紹也在河北,因其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加上手下人多馬壯,故爾各路英豪,推其為"酸棗會盟"盟主。袁紹這人,既剛愎自用,又優柔寡斷,自我感覺超好。麵對實力小於他的參盟諸侯,時予輕視。陳留太守張邈,是個性情中人,他就提醒袁紹:"做人麼,低調一點,大度一點,有益於事業的發展。"這讓袁紹很是不爽,私下對曹操說:"找個機會,把張邈做了,免得他老是不合時宜繞舌,影響我的形象。"
曹操不僅不從,反而勸導袁紹:"張邈是你我的朋友,眼下我們的共同敵人是董卓,不能因為張邈提了點意見,就容不了人家。"此情傳到張邈耳裏,張邈非常感激,從此視曹操為知心朋友。
公元193年,曹操東征陶謙,行前對家人說:"如果這次我戰死疆場,你們可以去投靠張邈。"結果曹操凱旋而歸。見到照顧家人的張邈,兩人麵對麵地相視而泣。
但就是這個張邈,半年後卻與曹操斷絕了朋友關係。導致張邈這麼做的原因,在於曹操將九江大守邊讓給殺了。邊讓是個聞名天下的賢士,曹操殺他一人也就算了,關鍵是還誅了邊讓的九族。
消息一傳開,惹怒了包括陳宮在內的諸多文人誌士。這個陳宮,曾有恩過曹操。當年刺殺董卓不成的曹操,逃到陳宮所管縣境時被捕。念及曹操為民除害,陳宮自卸縣丞一職,陪同曹操逃奔。因曹操硬殺沽酒返家的呂伯奢,並說了那句極端自私的話,陳宮恥與曹操為伍,分道揚鑣。
陳宮就去遊說張邈,說曹操是個反復無常、殺人不問出虛的家夥,跟他打天下,鐵定不會有好下場。不如乘著天下震怒曹操殘害邊讓這一時機,聯合其他反曹力量,另圖大業。張邈覺得有理,就聽從陳宮,推戴呂布為兗州牧,然後協助呂布,奪取了曹操辛苦建立起來的不少"根據地"。
最是要好的朋友在背後捅了一刀,相信那段時間,應該是曹操一生中最為鬱悶的時期。好在曹操這人,不懼逆境,經過苦心經營,再次強大起來。蒞年春季,曹操尋機殺了個回馬槍,屢戰濮賜、巨野等地,大敗呂布。不得已的情況下,張邈囑弟張超堅守雍丘,確保家族安全。無奈曹軍兵鋒甚鍵,雍丘不敵猛攻,城破失守。曹軍盡誅張家三族。消息傳到正往袁衍大營討要救兵的張邈軍中,就有士兵覺得再隨張邈,無有希望,遂將其殺害。
說罷張邈,再說張繡。張繡乃係西涼霸主張濟的侄子。公元196年,張濟出兵到荊州劉表虛搶狼,不慎中矢而亡。西涼守責,遂落張繡肩上。時隔兩年,曹操率兵征討西涼,張繡深知曹操驍將如雲,特別是使用雙戟的大將典韋,聲名更是恐怖,心忖硬扛落敗,不如主勤求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