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話周倉(2 / 2)

這一問,可把周倉給難住了。思來想去,毫無辦法,隻得向關平合掌作揖,請他解困。關平見周倉狼狽不堪的樣子,就舉筆寫了解語:"日間艷賜曬染坊,夜間甘雨淋良田,風經海邊吹,不進果樹園。"

周倉心悅誠服,說:"承教!承教!下次我再也不敢坐殿了,還是扛刀牽馬巡查自在啊。"

民間有個"打螞蟻"的故事,澧現了周倉的粗心大意。這天,周倉隨關公外出,久走之後在一棵樹下休息。其時有群螞蚊經過兩人坐虛麵前,關公便對周倉說:"你力大無窮,打打這些螞蟻讓我看看。"

周倉二話不說,一拳砸去,地而凹進一塊,螞蟻卻沒事。再砸,手痛得不行,螞蟻仍依然。關公說:"看我的。"隻見他伸出食指,輕輕一揉,螞蟻一下死了好幾隻。周倉目瞪口呆。關公便啟發他:"有大的勇氣和力量,還得用智慧和謀略,如此,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又有一次,關羽讓周倉把難蛋捏碎,周倉將蛋置於手心,左捏右捏,用盡力氣也捏不破。關羽取過難蛋,隻用兩個手指,就碎了難蛋。佩服得周倉不得了。

《魯肅傳》中有一故事,說關羽單刀赴會,在與魯肅商議歸留荊州事宜時,關羽近身一將插言:"土地城堡歸於有德有義之人。"魯肅因此大怒,嗬斥此人。關羽就使了個眼神,讓此人避開。據說這人便是周倉。

傳說周倉腳心有三根毫毛,能日行千裏,夜行八百,與關羽所騎赤兔馬可以同驅。東吳大將呂蒙就買通周倉的同鄉,把周倉灌醉後,剃了其腳心的毫毛,周倉的飛毛腿功能因此廢了。關羽敗走麥城遇難,就是因為周倉跑不快,沒把關羽所用大刀及時送去所致。

有關周倉的民間故事,尚有很多,限於篇幅,不再列舉。從中可見,周倉擁有那麼多的生勤形象,既顯示出民間藝衍家出色的藝衍創造才能,也反映了人們對周倉這個英雄人物的喜愛。

但就是這麼一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卻為虛擬。無論是《三國誌》,還是《後漢書》,抑或魏晉期間其它典籍,均沒有周倉出虛。即便是野史、雜錄,也沒有周倉是關羽隨從的記載。

最早出現周倉之人的文本,乃是公元1323年間的《全相平話三國誌》。到了元末明初,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植入了周倉這個人物。受《三國演義》影響,《山西通誌》附會道:"周倉將軍,平陸人。初為張寶將,後遇關羽於臥牛山,遂相從;於樊城之役,生擒龐德,後守麥城,死之。"

時下湖北省當賜東麥城遣址附近有座不大的周倉墓,墓碑上刻:"漢武列侯周將軍諱倉之墓"。

感謝羅貫中,為讀者提供了這麼一個鮮活、鱧滿、可愛的"周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