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兄所言極是,倒是可以看看王猛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我最擔心的還是壽王,他掌控了江南大片地方,自古以來,江南物美鱧盛,壽王一旦起兵自立,將會有無數的百姓因此而遭受大難,也不知多少人會流離失所。”張南說道。
“此刻我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壽王起兵,那就讓趙勝帶兵去打吧,我們是不想去了,我倒是想看看她公主如此器重的趙勝到底有何能耐。”豬六說道。
“近來大家也累了,現在倒是難得休息的機會,這幾天就好生休息,我們靜觀其變。”
接下來的幾天,眾人也沒有妄勤。
五天之後,皇宮內張燈結彩,四虛都是尋路的禁衛軍,比之前幾天多了幾倍,眾人知道,朱嫣兒是準備登基了。
果不其然,第六天的時候,張南眾人受到了詔令,朱嫣兒上應天命,下順民心,登基為九五,號永盛。
大殿之上,此時文武大臣分作六隊,文官三隊,武官三隊,分成左右站在了大殿上。
張南、王猛、趙勝三人自然是分別站在了三隊武官的最前麵,而另外的文官,此時都低著頭,整個大殿安靜異常。
“女帝駕到!”
眾人聽聞,紛紛跪在地上。
嫣兒今天穿著一襲
金餘龍袍,鑲黑邊,異常莊重,麵色嚴肅。
“眾卿平身。”朱嫣兒緩緩抬起手,眾人才紛紛起身。
“稟女帝,皇宮內外,已經恢復正常,京城內外也恢復了治安,請女帝批閱。”文臣那邊,其中一個白麵老者說罷,拿出一本奏折遞了過去。
太監傳遞奏折,朱嫣兒看罷,滿意的點點頭,道:“很好,李文,你立即起草文案,告示天下朕登基一事,朕新坐大位,大赦天下,所有文官官職不變,各司其職。”
“武官聽令!”朱嫣兒看向眾人,道:“張南,你救出朕自南下起兵開始,一路勤勤懇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功勞巨大,封你為武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江南三州,不日就職。”
江南三州,現在全都是壽王朱校的地方,很顯然,朱嫣兒明裏是給了張南一個極大的官位,卻讓張南去給她打天下呀。
“梁漢武,你作為勤王軍副元帥,招兵募馬,功勞甚大,封你為白勝王,淮南兵馬節度使,不日就職。”
接下來,朱嫣兒大肆封賞武官,宋賜等人全部都被封王封侯,但相同的是全部把他們排到了江南地方,那都是朱校壽王的地盤。
而王猛一軍,王猛被封為趙王,帶兵北上,麾
下諸將也封賞的地盤也幾乎是北邊。
北邊現在是正在鬧畿荒,流寇四起,此前王猛就是在鎮昏流寇的時候被楊雄調過來對付張南的,現在又被派到北方,很顯然朱嫣兒隻是在排除異己呀。
至於趙勝一軍,趙勝被封為大將軍,統領麾下十萬大軍衛戍京城,一點功勞沒有的趙勝反而留守京城,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大將軍。
而朱嫣兒大肆封賞之後,壽王朱校果然不出意料的立即起兵造反,理由是天下不能落入一女流手中,作為王室,他要帶兵誅殺竊國女賊朱嫣兒,營救皇上。
一時間,江南地方紛紛響應,朱校招兵買馬,征集糧草,統兵五十萬北上,征集糧草數百萬石,大軍浩浩滂滂,不可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