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以弱示敵
饒是鐵不花素以冷靜、穩重著稱,這次也是忍不住發火了,就在漢軍騎兵距離鐵不花的敢死隊還有三百步遠的時候,鐵不花斷然下令讓剩下的敢死隊盡數帶上弓箭迎上去,寧可拚著隻剩下一兵一卒也要將這一千漢軍騎兵消滅掉,畢竟他已經發現這一千漢軍騎兵騎的是鮮卑良馬。
不料,就在敢死隊剛剛跑出七八十步之外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鐵不花目瞪口呆的事情。先是正在疾馳的漢軍騎兵突然停了下來,接下來便是一千多敢死隊騎兵一下子掉進了一個大陷坑之內,前麵的騎兵剛剛掉下去,後麵的騎兵因為速度太快,停不下來,也跟著掉了下去,人和馬慘叫聲此起彼伏地傳了過來,兩側情況加在一起,也隻有最後的不到二百個敢死隊員算是堪堪停在坑邊。
那一千漢軍騎兵見狀,急忙撥轉馬頭,一陣風似地向後麵跑去,轉眼就變成了一群小黑點。現在鐵不花算是徹底明白了,這一千騎兵來回如此正是為了激怒他,使得他派兵追擊,便正好落入漢軍事先挖好的陷坑之內。
鐵不花大驚,死一千多士兵倒不是很打緊,可打緊的是漢人竟然如此奸詐,計策連環相接,縱然是他這鮮卑第一智將也免不了中計,何況其他人呢,看來此次鮮卑大軍南下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
鐵不花急忙策馬上前,來到右側的坑邊,朝裏一看,陷坑長三十米,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原來,陷坑之內密密麻麻樹立著又長又粗、頂部被削得極為尖利的刺樁,每一個刺樁上都穿透了十多個人或者馬的屍體,刺樁的頂部已經被染成了紅色。坑內密密麻麻盡是人和馬的屍體,最上層還有一些活著的人馬在拚命的扭動著,叫喊著,掙紮著,簡直是慘不忍睹。
到此,鐵不花的心中也浮起了害怕的念頭,不祥的感覺再次泛起在腦海中,現在距離萬全關還有四十多裏遠,卻是連連中計,雖說死傷的人不算多,但是看看身後這些劫後餘生的敢死隊員臉上的土色,鐵不花也知道他們的鬥誌已經沒了。而且,此地還沒有進入萬全關的十裏山區,那裏更是容易設伏的地方。
鮮卑南下數次,攻打萬全關也是很多次,每一次都會在那十裏山區之內遭受了漢軍的伏擊,損兵折將,數次之後,鮮卑人便稱那十裏的地段為“十裏亡魂之道”,也就是說一旦進入那十裏的地段,生還的希望就不大了,萬全關被稱為幽州第一關,與之也有很大的關聯。
因此,萬全關獨特的地形隻能使得曆代鮮卑首領望之興歎,後來,鮮卑雖然也多次南下叩關,卻極少來此萬全關,而是攻打崇禮關。但是,眼下漢靈帝昏庸,正是南下用兵的好時機,加之檀石槐想來一個出其不意,所以才會選擇在漢人意料不到的萬全關用兵,隻是,他這次遇到了劉備,諸葛亮的得意門生薑維重生的劉備。
鐵不花以前也參與過兩次南下之事,卻沒有一次如這一次這般,連那個“十裏亡魂之道”都沒有進去,便已經屢屢遭伏,損兵折將了,更是沒有能夠與漢敵軍的一個士兵近距離交戰,經過這幾次遇伏,鮮卑士兵的士氣衰跌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