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忠臣之心(1 / 2)

;

劉備聞言,心中一動,不答反問道:“老師莫非是擔心皇後娘娘和大將軍何進的處境吧?”

盧植微微一愣,隨即便點了點頭笑道:“不愧是神斷之名,為師隻是剛一開口便被玄德看出了心中所思,不錯,為師正是有此擔心,不但是為師,朝中但凡是忠心為國之人,皆是有此擔心。”

劉備暗暗點了點頭道,原來這才是忠臣之心,不願廢長立幼,以免國家因此而動亂。

盧植繼續道:“眼下朝廷的形勢你也清楚,皇上有廢長立幼之心,卻又擔心大將軍權勢過重,這才以太子隨朝聽政為麻痹之計,建立西園禁軍來製約大將軍。大將軍雖然掌控京師禁衛軍,但是皇宮的羽林軍和西園禁軍卻是掌握在宦官的手中。若是皇上能夠挺過這一劫,也就罷了,若是一旦皇上有了什麼意外,外戚與宦官之間必然會有一場血戰,無論誰勝誰敗,皇宮皆會遭受大難,洛陽的百姓也會因此被卷入戰火。單單隻是兩位皇子之間勢力的火拚也就罷了,眼下大漢皇權不穩,外藩多多蠢蠢欲動者,若是其趁勢進入京城,定會坐收漁翁之利。”

劉備聞言一動,問道:“老師莫非是說董卓乎?”

盧植點了點頭道:“正是,據義真講,此人久有不臣之心,未經朝廷號令,卻擅自將涼州軍的主力東移,移入了司隸區的扶風和河東兩郡,距離洛陽最近處不過四五百裏,擺出了一副隨時準備長驅而入的架勢。義真昨日向皇上上了一道奏折,說明此中隱患,不想還沒等皇上見到這份奏折,便出現了遇刺之事。”

劉備不由從心底歎服,要說這朝中還有幾個人才,那就是皇甫嵩、盧植他們兩個了,不但能看得出靈帝的緩兵之計和麻痹之計,更是能看到遠在西涼的董卓的野心,至於曹操是否能看透這一點,劉備卻是說不準。

劉備歎了口氣道:“不瞞老師,學生正在為此事頭疼呢,皇帝遇刺,昏迷不醒,刺客在自盡之前更是突然喊了那麼一句,已經將皇後娘娘和大將軍陷入了萬劫不複之地,雖然太子和陳留王皆是董太後之孫,但是幾乎百官盡皆知道,趙貴妃因為缺少背景,是以跟董太後走得很近,陳留王一年之中在長寧宮待的時間比在永福宮還要久,他們祖孫的感情甚至於超過了父子之情,而且董太後與何皇後素來不和,此次正是董太後除去何氏一門的大好機會,所以才會給學生下旨,責令十日破案。”

盧植明白劉備講的這些皇宮爭鬥之事皆是真的,點了點頭道:“正是,所以為師才會深夜前來,不知能否助玄德一臂之力?”

劉備道:“據學生最近了解到的情況,刺客周旌乃是沛國人,其母在一個月前去世,中軍校尉袁紹可以作證,而且學生更是派了手下大將文醜前往沛國搜集證據,估計隻待文醜回來,學生便可為皇後娘娘和大將軍洗脫嫌疑了。至於誰是此次行刺的主謀,十天的時間畢竟太短,學生也是無能為力。”

盧植點了點頭道:“這個為師明白,此次事發突然,而且對方又是經過精密策劃,唯一的線索也因為刺客周旌的自盡而斷了,要想破案已是極難,何況還要在十日之內,不過,玄德,能夠為皇後娘娘和大將軍洗脫嫌疑,已經是救大漢於即倒了,大漢若能度此劫難,玄德當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