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性情殘忍,一朝控製朝政大權,全國武裝力量和國庫中的珍寶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沒有止境。www.董卓曾對門下的賓客說:“本相之相貌,尊貴無上也。”侍禦史擾龍宗晉見董卓彙報事情,沒有解下佩劍,立刻就被他三五拳打死。當時,洛陽城內的皇親國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滿了金銀財寶,董卓放縱部下的士兵衝入他們的內宅,強奪財物,**擄略婦女不回避皇親國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董卓懸賞捉拿袁紹,催逼急迫,每日一報。周毖、伍瓊對董卓勸道:“廢立之事,乃大賢大才方可為之,非平常人所能明白也。袁紹不識大體,得罪了丞相之後,心裏害怕是以才會出奔,並無別的想法。如今丞相急著懸賞捉拿他,勢必會使他反叛,再者,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紹收羅豪傑以聚集徒眾,其他的豪傑便會乘機起事,那樣的話,崤山以東地區勢必脫離丞相之管轄。以下官愚見,不如赦免袁紹,任命他為一郡太守,如此,袁紹必會因赦免而高興,就必定不會再有後患。”董卓認為有理,於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封祁鄉侯,又任命袁術為後將軍,南陽太守。
袁紹與董卓的關係徹底迸裂之後,袁術害怕董卓遷怒於他,於是便出奔南陽,自封為南陽太守。不久,朝廷便下了聖旨,果真將他封為了南陽太守,袁術便在南陽招兵買馬起來,準備響應兄長討伐董卓。
這時候,天下的豪傑之士多準備起兵討伐董卓。袁紹在勃海郡,冀州牧韓馥派了幾個從事來監視他,使他無法起兵。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給各州、郡的文書,陳述董卓的種種罪惡,其中寫道:“皇帝與百官皆受到逼迫,無法自救,盼望各地興起義兵,解除國家的大難。”
韓馥得到這份文書,請屬下的從事們來商議,向他們問計道:“如今形勢,我等應當幫助袁紹呢,還是幫助董卓呢?”治中從事劉子惠說道:“如今起兵是為了國家,怎麼談到袁紹、董卓二人乎?”韓馥麵有慚愧之色。劉子惠又說:“董卓實力強大,加之又有洛陽高大城牆為輔,單獨進軍極其危險,主公不能搶先發動。現在應派人去看其他各州的情況,尤其是漢室宗親任州牧的那些州,若是有人發動,主公便可起兵響應。一旦聯合進軍,冀州的勢力不比其他州弱,別人的功勞不會在主公之上。”韓馥認為有理,於是寫信給袁紹,講述董卓的罪惡,對他起兵表示讚同。
然而,在接到韓馥書信的時候,袁紹的起兵之心突然消失了。原因很簡單,就是來自洛陽的一封書信,書信是袁槐寫的,眼下各處諸侯厲兵秣馬,欲征討董卓之事已經傳入到了洛陽,袁槐讓袁紹不得隨之起兵,畢竟他們袁氏一門就在洛陽城中,一旦袁紹兄弟起兵,必然會害了袁氏一門數百條性命。
現在各地諸侯皆是厲兵秣馬,隻待討伐董卓,然而蛇無頭而不行,雖然眾人都有討伐董卓之念,但畢竟須得出師有名,否則的話,便是以下犯上,與造反無有什麼差異,因此,這一個站出來振臂高呼的人尤為重要,本來呼聲最響的袁紹,卻在這關鍵事情寂寞無聲了。
本來,袁紹、袁術不動,這矯詔討伐董卓的人應該是實力最弱的曹操,但是劉備的參與,使得這件事情的發起,落在了劉備的身上。
這日一早,劉備從來鶯兒與何妍粉臂**的糾纏中起來,在二女的服侍下,穿衣整冠,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到議事廳走去。本來,劉備一直沒有將來鶯兒收入**之中,是因為來鶯兒上不得見劉母之麵,是以回到幽州之後,劉備便帶了來鶯兒與何妍來見劉母,劉母見二女皆是嬌媚無雙,自是點頭應允,當然,劉備是沒敢將何妍的真實身份說出來,否則的話,劉母未必會同意。
今天,劉備之所以會起這麼早,便是要與手下眾人商議一件大事,這件事就是搶在曹操之前先舉義旗討伐董卓。
即使沒有對何妍的承諾,劉備也想過自己率先舉起義旗,討伐董卓,畢竟他也姓劉,也是漢室子孫。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在真實的曆史上,除了曹操追擊董卓被伏擊之外,所謂的關東聯軍討伐董卓隻是一句空話,根本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大多時間都是眾諸侯在營帳中飲酒擲壺為樂,這一次劉備準備將盟主的位子搶來自己做,要讓諸侯討董成為曆史上大放光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