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河內急報(1 / 2)

;

第一百章河內急報

接下來的幾天,劉備更是準備了大量的守城裝備,並且在劉備以及典韋、許褚、張飛、華雄等將的身先士卒帶領下,幽州軍個個英勇奮戰,士氣如虹,悍不畏死,寧晉城雖然易攻難守,常有袁兵登上城頭,但袁軍卻始終沒能大規模的登上城頭,每天的攻城戰都是以失敗告終。

轉眼十天過去了,兩方戰事呈膠著狀態,互有傷亡,相持不下,不過幽州軍畢竟成軍數年,訓練有素,兼之又是守方,除了第一天傷亡一千人多外,後麵幾天每天的死亡人數全在五百左右,而袁軍每天都有傷亡兩千左右的“戰果”。

這樣的戰況,使得劉備很滿意,於是便安心守城,靜等關羽和黃忠佯攻陽平郡,以及劉岱屯兵酸棗的消息傳來。

劉備安心,但是袁紹卻是不安心啊,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寧晉城如此難以攻克,十多天下來,大軍傷亡了兩萬多人,寧晉城卻是依然巍巍聳立,加之攻城之前兩戰,袁紹軍已經有了近五萬的傷亡,這可算不得是小數目了。隻是,此刻袁紹已經是騎虎難下,就連他手下一眾謀士也是一籌莫展,暗暗奇怪,為何來自長安的天使一直未到。

傷亡畢竟太大了,袁紹最後終於無法忍受,便聽從了沮授的勸鑒,不再命令大軍攻城,隻將寧晉城團團圍困起來。

雖然這裏是冀州境內,但劉備與袁紹大戰的消息早在十天前就傳到了長安董卓耳中。

董卓馬上將李儒喊來,告之以此事,並向他問計。李儒微微一笑道:“天下諸侯雖多,然而能夠威脅到恩相的,卻隻有四個人,眼下在冀州大戰的劉備與袁紹便是其中兩個,另外兩個是正在揚州招兵買馬的曹操與已經回到豫章的孫堅。四人之中,曹操與孫堅實力較弱,劉備和袁紹實力較強,眼下他二人在冀州大打出手,對恩相而言乃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董卓聞言喜道:“如此甚好,就讓他們兩個拚個你死我活,本相正好去了心頭之患。”

李儒搖了搖頭道:“恩相不可。”

董卓聞言奇怪道:“文俊這是何意,汝方才言他二人拚殺於本相是件好事,為何又說不可呢?”

李儒道:“劉備與袁紹在冀州拚殺,耗損實力,對恩相而言確實是件好事,然而卻是不能讓他們中間分一個勝負來。若是劉備勝,則冀州、司州、並州將入劉備之手;若是袁紹勝,則他成為占據幽州、冀州、司州和並州的最大諸侯,無論這二人誰勝出,日後輕取青州、袞州、徐州和豫州都不是難事,試想一旦他們二人中有人占據了這八州,擁有大漢之半,恩相何以與之抗衡呢?”

董卓當即被嚇了一身冷汗,急忙點了點頭道:“文俊之言甚是,這二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輩,尤其是劉備,本就是漢室宗親,一旦擁有這八州之地,定然會率軍西向,本相縱使有皇帝在手,也是無濟於事,更是無法與之抗衡,文俊有何良策可避免此事生?”

李儒道:“眼下中原局勢,劉備與袁紹兩雄並立,正可相互牽製。眼下劉備實力高於袁紹,若是戰至最後,則敗亡者必為袁紹也,是以現在最希望罷兵的定然是袁紹,隻是苦於沒有罷兵理由罷了。待到再過十日或者半月,兩軍傷亡慘重之際,恩相便可假借天子之詔,差人前往冀州和解此事,則一來袁紹與劉備必將感謝恩相,二者可使二人因為此戰接下更大仇怨,日後繼續相互牽製。”

董卓奇道:“既然袁紹實力不如劉備,如何相互牽製?”

李儒微微一笑道:“袁紹素有野心,必然不甘心僅有冀州數郡之地,一旦與劉備罷兵後,定然會將目光掃向並州與司州,這二州幾是無主之地,袁紹定能輕易取占,一旦袁紹占據這二州,自然也就有了與劉備一較長短的實力,主公更可以推波助瀾,將這二州分封給袁紹手下。另外,為了使得劉備與袁紹的矛盾加深,恩相可以皇帝名義,封袁紹為冀州牧。”

董卓再傻也明白了李儒的意思,不由哈哈大笑道:“袁紹雖為冀州牧,然冀州大半卻在劉備手中,眼下他敵不過劉備,但是一旦占據了並州和司州之後,定會想將冀州從劉備手中奪過來,是以這二人之間將會有一場中原爭霸。如果這個時候,曹操也能占據一州之地,則中原地帶將會是三雄並立,相互牽製,劉備實力最強,但袁紹與曹操絕對會結成同盟,如此一來,他們便再也無暇西顧了,本相自然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