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南北拒敵(1 / 2)

;

第一百八十九章南北拒敵

劉備一愣,笑容登時僵在了臉上,急忙問道:“文和此話何意?”劉備知道賈詡為人穩重,若非有重大之事,他絕非能說出如此震驚之言來,而且還用了“大難”二字,雖然劉備還不知道賈詡所說“大難”是什麼,但也明白定然會是十分嚴峻之局勢。)

賈詡正色道:“詡剛才一直給主公使眼色,但主公卻是沒有看到,詡本想出言反對此事,卻不想主公應允如此之快,詡著實沒料到。此事錯便錯在主公不該如此順利地答應郭圖議和之事,表麵看起來,主公是受女色所惑,此也是主公故意讓袁本初如此認為,然而袁本初甚至於其手下一種謀臣對主公卻是極為了解,明白主公絕非是因為一女子而置大事於不顧的人,如此爽快答應退兵,必然是幽州有變,就算袁紹現在看不出來,待到過得幾日,也定會有所覺察。隻要袁紹起了疑心,軻比能南下犯境之事,袁紹不難派人從幽州探知,試想他如何會放過這個全占冀州的大好機會呢?”

劉備看著賈詡,張了張嘴,本想說出一番反駁賈詡的話來,但卻是找不到一句半句,隻得頹然歎了口氣,點了點頭道:“不錯,是孤太過於得意忘形,此事就算袁本初看不出來,也必然瞞不過沮授、許攸等人,文和,事已至此,不知有何挽救之策?”

賈詡道:“詡剛才略思一下,覺得目下唯有兩策可供主公選擇,其一,主公派出四員上將,分兵固守中山國、安平郡、清河郡和平原郡,一旦袁紹集中兵力攻打一處,其餘三處便揮軍直攻袁紹之地,使其不敢過於相逼耳。但是,袁紹手下有沮授、許攸等良謀,這四員上將須得審時度勢而定作戰之計,且不能有任何一處有失,如此一來,主公才能安心率軍北上抗擊軻比能大軍;其二,主公退守信都,遣一員上將率大軍北上抗擊軻比能,主公若在此,袁紹定會以為幽州之事不急,倒也不敢過分相逼。而且,以主公之威名,倒也能夠震懾袁紹大軍。隻是,如此一來,那員上將之職責便大了許多,許勝不許敗。”

劉備聞言,又了看陳宮,見其也是輕輕點了點頭,心下不覺一沉,開始低頭沉思起來。

上將,唉,若是公瑾已經成*人,這員上將自然就非他莫屬,隻是,眼下他隻有十三歲,又沒有上過戰陣,北上抗擊鮮卑大軍之責,如何能擔得起來。關羽,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隻是其人太過高傲,若是將此事交給他,的確有些不放心啊,若然一個不慎,其結果遠比丟掉荊州還要嚴重十倍。其餘龐德、華雄、顏良也算是智勇雙全,但若要指揮一軍參加一場小戰,倒也綽綽有餘,若要率軍北上抗擊鮮卑大軍,卻都是不行的。

此戰事關幽州安危,劉備斷不敢冒險將北上大權交給關羽,左思右想無法決定。

就在這時,馮方突然說道:“主公,方舉薦一人,足可勝任北上大軍之帥。”

“你?”劉備聞言一呆,沒想到馮方竟然拿會薦將,道,“不知正心舉薦何人?”

馮方用手指著賈詡道:“方以為非賈文和不可。”

劉備一愣,看了看麵帶微笑的賈詡,心中一動,暗道,對呀,北上統軍之帥未必隻能是武將,謀臣也可以掛帥,三國後期的時候,魏國和蜀國的統軍元帥,分別是司馬懿和諸葛丞相,這兩人皆是謀臣而非武將。

馮方又道:“文和不但足智多謀,更是曾經跟隨主公參加過萬全關之戰,對鮮卑軍隊的作戰方法了然於胸,乃是此次北上統帥的不二人選,還請主公定奪。”

劉備點了點頭道:“正心所言甚是,文和確是不二人選,文和,北上抗擊鮮卑大軍之責重大,孤將黑甲軍與虎豹騎全都交給汝來統帥,此外孤再派典韋、許褚、關羽、張飛、華雄、黃忠六將相助於汝,不知汝可還有其他要求?”

賈詡輕輕搖了搖頭道:“主公,軻比能雖然號稱鐵騎十萬,但最多不過六七萬而已,再者,鮮卑鐵騎善於野戰,於攻城卻是以其之弱攻我之強也,此戰雖然未打,其敗局已定也,是以,詡隻需典韋、許褚、張飛、趙風四將即可。相比之下,倒是冀州形勢尤為激烈,袁紹兵力正盛,加之有沮授、許攸、郭圖、逢紀和田豐輔佐,更有張郃、高覽、韓猛、方悅等名將相助,實不容小覷也,主公之難猶在詡之上也。”

劉備點了點頭道:“也好,不過除了典韋、許褚、張飛、趙風四將之外,文和還須帶上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