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一十三章劉虞被刺
按照陶商的約定,廖可率領五千軍馬在第六天的亥時末刻悄悄從北門而出,向西然後再向南,在三個半時辰後到達指定地點。那個地方有一大片樹林,足以容納兩三萬人,廖可的五千人馬自然輕輕鬆鬆隱伏在裏麵。
廖可的兵馬到達後不久,“陶商”的信使便如約而至,送上了合擊黃巾軍的具體時間,也就是今晚的子時初刻。廖可大喜,急忙重賞了來使,並讓其回複“陶商”,一定按照約定出兵。
信使走後,廖可心中大是激動,他自認統軍練兵之能不在武安國之下,而且跟隨孔融遠比武安國要早,隻不過因為是孔融家將之因,或許是孔融為了避嫌的原因,隻讓他做了武安國的副將。廖可早就對這樣的安排不滿,隻是因為孔融是他的主子,他滿腹牢騷泄不出來,加之北海國這些年在孔融的治理下很是太平,幾乎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他自然也就撈不到任何戰功,也就無法向孔融或者說向北海軍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今天,這個機會終於來了,以五千兵馬配合陶商夾擊數萬黃巾軍,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險的舉措,但是若是自己能夠做得圓滿圓滿再圓滿,那麼自己在北海軍方的威信自然就大大提升,軍魂也就不再隻是武安國了。
終於熬到了晚上,廖可命令士兵再一次吃了幹糧,喝了涼水,便命令全軍準備戰鬥。一天的時間,廖可為了避免被黃巾軍的斥候現,並沒敢讓軍士們生活做飯,隻是讓隨便吃點幹糧,喝點涼水。
一番準備就緒後,廖可看了看天,差不多到出的時間了,便率領五千人馬悄悄地向黃巾軍的北營門出。約莫一個時辰後,廖可來到了黃巾軍的北營門,繼續隱伏下來,隻待陶商的暗號。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隻聽得黃巾軍大營南方之處突然響起了三聲炮,接著便是震天般的喊殺聲響了起來。廖可大喜,根據“陶商”與之的約定,徐州軍已經開始夜襲黃巾軍的大營了。廖可不敢輕舉妄動,畢竟根據約定,他率軍殺出應該是在南邊兩軍交戰一炷香的時間後。
這一炷香的時間比之剛才要難熬多了,聽了南邊傳來的越來越激烈的喊殺聲,廖可好幾次忍不住要率軍殺出,卻又強生生地忍了下來。終於,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廖可再也忍耐不住,第一個站起身來,大吼著“殺……”,帶頭殺盡了黃巾軍大營的北門。
或許是黃巾軍的主力全都集中在了南麵,大營北麵幾乎沒有多少黃巾軍,很快就被廖可的五千軍馬收拾停當,當然,廖可明白,根據約定,他的主要任務是燒毀黃巾軍的糧草,劫奪黃巾軍的軍械,並非是殺敵,是以,對於那些主動投降的黃巾軍,廖可並沒有傷及他們的性命,而是讓他們充當押送軍械的勞力。而且,根據這些投降黃巾軍的交代,黃巾軍的糧草全都存在在大營北門向南約莫三裏處,廖可大喜,親自率領三千北海軍前往,果真現了大量的糧草。
就在廖可準備下令讓手下士兵檢查這些糧草真假的時候,隻聽到從南麵傳來了一陣喊殺聲,聲音越來越近。一個投降的黃巾軍頭目急忙說道:“將軍,看來是徐州軍就要被擊潰了,護糧大軍已經退回來了。”
廖可聞言一愣,沒想到徐州軍那麼不經打,這麼快就被擊退了,於是,廖可來不及讓手下士兵檢查這些糧囤的真假,放了幾把火,將之統統點著,然後便帶著那些降兵以及繳獲的軍械,快向平壽城方向退去。
直到平壽城下,也沒有現任何的黃巾軍伏兵,連廖可也覺得這一戰實在是太順了,順得有些不可思議,猶如做夢一般。不過,這一車又一車的軍械以及數百名黃巾軍降兵卻是真的,證明今夜之事並非做夢。
廖可喊關的時候,才不過是寅時二刻,不但武安國急匆匆趕到城頭,就連孔融也鬆開懷中溫香似玉的妾,匆忙趕到城頭。孔融原本不相信廖可不可能活著回來,可是登上城頭一看,果然是廖可,而且五千兵馬似乎一個未折,而且還押來了幾大車的軍械和數百黃巾降兵。
孔融顧不上考慮許多,馬上命人開城門,將廖可迎進城來。
倒是武安國有些謹慎,攔住孔融道:“大人,廖副將此番得勝,太過於順利,謹防其中有詐。”
孔融一愣,隨即搖了搖頭道:“廖可跟隨融已有多年,為人忠心,縱然是拚得一刀,也絕對不會背叛融,武安將軍盡管放心。”
孔融如此一說,武安國倒也不好再說什麼了,急忙命令城門軍將城門打開,放廖可等人進來。
放廖可的五千人馬進城之後,武安國不太放心,於是便前往詢問一番,現這些人果然全都是北海軍,並無黃巾軍冒充,其中幾個裨將還是被武安國提拔起來的呢。而且,武安國仔細詢問了整個戰鬥過程,雖然覺得出奇得順,卻也找不出究竟哪裏有不對的,於是隻得作罷。不過,武安國卻是命令手下幾個將領,對那五千軍士的五個司馬嚴格監視起來,旦有異動,馬上向他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