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平壽城破(1 / 3)

;

第二百一十六章平壽城破

劉備大笑道:“孤當是什麼事情,此事易耳,明日出征,孤便帶上元化一起。”

太史慈大喜,急忙連連叩道:“多謝王爺,多謝王爺。”

劉備笑道:“孤與子義一見如故,子義之母乃孤之母也,何謝之有?對了,今天天色已晚,子義且先下榻休息,待到明日與孤一起領軍南下青州,以解北海之危也。”

太史慈急忙道:“草民就不打擾王爺休息,就此告退。”

劉備點了點頭,對早就聞訊而來的管家劉安吩咐道:“快給太史將軍安排一間上房,派人好生伺候。”這劉安不是旁人,乃是劉備自的一個玩伴,其祖上也是劉氏子孫,隻不過家道敗落得比劉備還慘,後來劉備被封涿侯之後,便讓他做了管家,其人對你劉備確是忠心耿耿,而且善解人意。

劉安會意,急忙躬身對太史慈道:“太史將軍,請隨的前來。”

太史慈哪裏敢擔當,急忙一抱拳道:“有勞管家。”在劉備來到之前,劉安曾與太史慈簡單聊過幾句,是以太史慈得知劉安的身份。

一夜無語。

第二天一早,劉備從劉安那裏了解到,昨天晚上給太史慈安排的兩個陪床美女,雖然一晚上都待在太史慈房間裏,但是太史慈卻沒有動她們,更是將床鋪讓給了她們,而他卻在案幾上趴了一夜,劉備不由對太史慈更加欽佩。

所有的事情都很順利,劉備慨然答應,第二天便迅集結大軍五萬,太史慈本來對於劉備如此快地集結了數萬軍隊很是吃驚,不過在經過劉備的一番解釋後,也隨即釋懷,劉備是這樣解釋的:“月前接到孔北海求救信,孤便集結大軍,卻因家母之病而耽擱,然孤卻未讓大軍解散,以為家母之病轉輕之後,孤能夠立即統兵南下,不想果真有今日,孤之幸,青州之幸也。”

不過,有一件事情不是很順,便是劉備讓華佗隨軍南下為太史慈之母診病的時候,華佗卻說劉備之母的病情還沒有完全控製下來,很有可能會突然惡化之可能,是以華佗這些日子不能離開薊縣。

太史慈雖然心中頗為失望,但是他也明白,他與劉備身份相差猶如天壤之別,兩人之母自然不能同等對待。不過,劉備卻是想出了一個折中之法,使得太史慈又一次喜上眉梢,那便是在擊退北海黃巾之後,將太史慈之母接到薊縣。隻是,太史慈哪裏知道,這正是當年曹操對付徐庶之法,隻不過眼下太史慈還沒有出山,等於是劉備先一步將太史慈牢牢攥在了手中。

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青州開進,一路之上黃巾賊兵聞風而逃,劉備不費吹灰之力便挺進了青州治所臨淄。就在這個時候,劉備得到一個消息,曹操也親率五萬大軍,援救青州,大軍已經到達濟南國曆城。曹操曾經做過濟南相,在濟南百姓心中口碑甚好,是以曹軍一路東進,濟南百姓紛紛殺黃巾守軍,獻關迎接曹操。

劉備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對賈詡笑道:“曹孟德動作倒也迅。”因為有太史慈在場,劉備的話倒也不好說得太明。

賈詡會意,也笑道:“曹孟德有吞天下之誌,若非因為兗州大旱缺糧,其早就兵鋒直指北海也。此番其從袁本初處借來糧草,自然是迫不及待率軍前來,畢竟青州與兗州相比,多產糧食多也。”

劉備歎道:“劉伯安雖有治理之才,卻無守成之能,更無進取之心,青州焉能不被他人惦記。而且,據最新情報,劉伯安已於數日前醉酒而亡,平壽城謠言遍起,說劉伯安之死乃是孔北海所為,豈非荒謬哉。”

馮方點了點頭道:“正是,孔北海還是聖人子孫,自蒙受聖人之訓,如何能做出此等事來。若是方所料不錯,此必然是黃巾軍之破城詭計也,須知孔北海在北海多年,深得民心,若是黃巾軍催攻甚急,軍民一心,平壽城難破也。是以,管亥才趁機以此為契機,大造謠言,使得孔北海失民心也,則平壽城不攻自破。”

劉備點了點頭道:“正心所言甚是,此必是管亥之謀也,此人有勇有謀,處在黃巾為賊,實乃大漢之不幸,此次進青州,若能生擒此人,為孤所用,日後必成我大漢抗擊鮮卑等異族之良將也。”

言畢,劉備又轉問太史慈道:“子義,眼下劉虞已死,不知汝對青州日後形勢有何看法?”

太史慈一愣,他沒想到劉備與手下謀臣談論著,突然話鋒一轉問起了他,於是便想了想道:“王爺,以慈看來,青州當為有德之主取之。”

劉備雙手一拍,笑道:“好一個有德之人取之,不知子義心目中,天下之大,何人能算得上有德之人?”

太史慈想了想道:“以慈來看,王爺當是位,其次還有揚州牧劉繇,益州牧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