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郿塢之變(1 / 3)

第二百四十四章郿塢之變

看著李肅割下了董卓的首級高高舉在手中,呂布興奮地從懷中掏出詔書準備宣讀,猛然間董卓的陳屍處,傳來一陣捶胸頓足的嚎哭聲,低頭一看,原來卻是田儀、董乙和皂蓋車的駕轅者正抱住董卓的無頭屍體嚎啕痛哭。呂布對董卓可謂是恨之入骨,立即火冒三丈,當下抽出佩刀,大步趕上,刀起頭落,隻兩三下,就把田儀、董乙和駕轅者打發到黃泉路上去和董卓作伴去了。

這下再無別的聲音打擾,呂布可以安然宣詔了,詔書內容無非是說董卓大逆不道,應該誅夷之類的話,詔書最後又說:“詔討卓耳,餘皆不問。”詔書讀畢,內外吏士都立正不動,齊呼萬歲。

歡呼聲很快就傳到未央前殿,在此等候佳音的王允、楊瓚、士孫瑞大喜過望。當下將這一消息通報群臣,人人彈冠相慶,欣喜萬分。

慶賀聲中,王允接連發布幾道政令:一是把賊臣董卓的屍體拖至西市口示眾;二是著中郎將呂布前往郿塢抄家,禦史中丞皇甫嵩前往太師府抄家,捕拿家屬;三是令執金吾捕拿董卓餘黨……

皇宮的大鍾在不斷地敲響,全城的百姓都從家裏跑出來清河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人們要用歌舞、美酒、狂歡來慶祝這一時刻的到來,慶祝暴君的滅亡。官道兩旁、各衙門的空場上,寬闊的長安大道上,一日之間變得十分擁擠,而且人越來越多,幾乎是傾城出動,接到水泄不通。整個城裏鍾鼓齊鳴,絲竹飛揚,笑聲飄散在蔚藍的天空中。店肆、酒家、飯館裏也擠得透不過起來,酒家的老板已經不顧日後如何營業,把最後一點就都拿出來全部賣給歡慶的市民,匆忙離家,忘帶銀錢的士女們,也毫不顧惜地從頭上、手上、衣上解下首飾,從老板手中換來酒肉。

激動的人們,忘記了身份、性別之類的顧忌,熱情地招呼著,舉杯慶賀著,人人都在嚷著、笑著。這幾年來,在“董氏恐怖”的統治下,人們把人情全都小心地掩藏起來,然而在這一天,他們得以擺脫“惡魔”統治的日子,要把它們全都傾瀉出來。入夜,人們在董卓陳屍的西市,燃起了一堆篝火,圍著暴君的殘骸,通宵達旦大跳歡慶舞蹈。

大約與長安市民在西市廣場狂歡歌舞的同時,呂布三千飛熊軍已經趕到了郿塢對麵的渭河邊。隻見郿塢的吊橋已經落下,塢門已是大開,塢內火光衝天,喊殺聲震耳欲聾。呂布大驚失色,不知道塢內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不知道鄒氏現在如何了,急忙一夾赤兔馬,如一道紅色電光般來到塢門前,身後的飛熊軍的坐騎自然沒有呂布的赤兔馬快,急忙是催馬加鞭,向塢門方向奔去。

就在呂布剛剛來到塢門前,忽見從塢內跑出一個白發斑斑的老太婆,擋住呂布的馬頭,哭訴道:“大事不好,不知是哪一群強盜,在塢內殺人放火,奉先,是不是桃兒讓汝來此救援?”

呂布定睛一看,這老太婆正是董卓的老娘,急忙問道:“鄒氏何在?”

董母或許是老糊塗了,完全沒聽出呂布今天的口氣與對鄒氏的稱呼的改變,急忙說道:“已經落在那些強盜的手中,這時隻怕已經被他們糟蹋過了。”

呂布大怒,他背叛董卓並非是為了國家大義,也不是為了漢室正統,而是為了鄒氏這個女人,如果她真是被這些強盜糟蹋了,或者是尋了短見,那麼他呂布的所有忙碌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呂布一舉手中方天畫戟,橫著一掃,董母的頭顱立即飛出老遠,呂布也不多看,飛馬將董母的無頭屍體踢翻,接著便急急向塢內趕去。

剛飛出二十步遠,就看到一群明火執杖、官兵模樣的隊伍追殺過來,塢門本就不大,這麼多人一下子將通道堵了個結實,呂布無奈,隻得停下赤兔馬,大聲喝道:“爾等係何許人也?奉誰人之命,竟然在此燒殺?”

“原來是溫侯。”從隊伍中閃過一位官員來,“溫侯莫非不記得卑職也,卑職乃是郿縣王惲。”說起這個王惲,呂布倒是有些印象,因為他是司徒王允的同族,也算是文武兼備之才。

“原來是王縣令,難怪如此麵熟,王縣令,此地究竟發生何事?”呂布現在顧不得與王惲多言,他急著知道塢內的情形。

“聽說奸臣董卓已經在京城伏誅,卑職急忙點起衙役前來緝拿反賊餘孽,誰知,卑職來到之時,此地守軍已然全部反正,自行誅殺起董卓親屬,塢內更是已經大火滔天,於是卑職便與此地守軍聯手起來。如今賊眾已經全部誅殺幹淨,單走脫董卓老娘……”正說著,王惲猛然瞥見已經死在地上的董老太太,便改口道,“一個也沒漏網,溫侯來得正好,卑職也可以交差也。”

呂布聽聞“賊眾已經全部誅殺幹淨”,心下大急,急忙問道:“董卓家眷呢,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