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野心不退
在劉備出兵兗州的時候,陶商便開始謀劃此事,或許是經曆了一次次的失敗,陶商成熟了許多,能夠開始正確地分析徐州的形勢了。如今徐州的勢力,糜家和曹家全部投靠了劉備,隻有陳家的立場並不是很明顯,而且劉備讓陶商去找陶謙,若能說動陶謙,陳家父子必然會全力相助,此事就好辦多了。
本來對於說服陶謙,陶商並沒有太大的把握,雖然說動不了,至少陶謙不會出賣他這個唯一的兒子。沒想到的是,陶謙竟然被他說動了,據後來的《漢臻帝傳》中的記載,當時陶謙因為大病,腦子有點糊塗,這才輕易被其子陶商說動。
其實,當時陶商勸說陶謙的理由不多,隻有兩個:第一,陶應之死,在陶商認為中,陶應之死和劉備的到來有著必然的關聯,若沒有劉備先行拉攏了糜家兄弟,又怎會有後來的誤會發生,陶應也就不會死在了糜府之亂中。第二,糜家的立場,陶謙下令血洗糜府,雖然沒有釀成大錯,隻是殺了一些下人,雖然這些人在糜竺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這必然在糜家兄弟心中烙下了一個不能抹去的印記,如今糜家兄弟已成了劉備的大舅哥,地位更勝從前。陶謙在世一天,糜家兄弟便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一旦陶謙身死,糜家兄弟必然會對陶商進行報複,陶商若死,陶家將會絕後。
陶謙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的病情,已經是時日無多,而且就連神醫華佗也是束手無策,陶謙本來已經是在等死亡的來臨了,但是聽了陶商的這一番話,陶謙沉寂的心情再不能平靜下來,他覺得要為自己這唯一的兒子做些什麼,不能讓陶家絕後。
在陶商的服侍下,陶謙勉強坐起來,讓陶商秘密通知陳氏父子,晚間偷偷過來商議。陶謙雖然老邁了,卻也不是很糊塗,知道此事事關重大,整個徐州中能夠相信的人也隻有陳登父子,再也不可告訴第三人。
既然父親已經決定要插手此事,陶商自是心中樂開了花,畢竟是親生父子,何況如今陶應也已經不在了,父親必然會全力幫助自己,而且經曆了這些事情之後,陶商也稍稍成熟了一些,於是便屁顛屁顛去向陳家報信去了。
亥時三刻,陳氏父子的身影出現在在了陶謙的臥室之內。古時候的人睡覺一半比較早,所以陳氏父子選擇了在這個時候過來,也是避免被郝昭發現,因為這時候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已經進入了夢鄉。
看到陶謙的樣子,陳氏父子二人都是忍不住落下眼淚,一個堂堂的大漢州牧竟然成了如今這個病殃殃等死的垂暮老人。而且,對於陶謙來說,什麼都沒了,小兒子被殺死了,徐州的大權拱手送人了,一旦身死之後說不定連大兒子的性命也保不住。
早在陶商報信的時候,就說明了請陳氏父子過府議事的原因,陳珪老淚縱橫道:“府君大人昔日對吾父子二人禮遇有加,如今大人落難,吾父子二人豈能袖手旁觀,旦有需要用到吾父子二人之處,雖肝腦塗地也絕不退縮。”
陶謙歎了口氣道:“漢瑜忠義,謙豈能不知,之隻是謙後悔當初為何沒聽漢瑜之言,這才前門拒狼,後門納虎,不但將徐州拱手送與他人,更是陪上了我那小兒陶應一條性命也,陶謙後悔呀。”說完之後,陶謙已是泣不成聲。
陶商在一旁見父親和陳珪兩人沒完沒了,急忙勸道:“父親,此時不是傷感之時,還是趕緊想出對策才是。”
陳珪急忙止住哭泣,說道:“對對對,大公子所言甚是,現在後悔已晚,我等還是早早想出對策才是正事。”
陶謙歎了一口氣道:“如今糜家兄弟和曹豹全部倒向劉備,徐州軍權被劉備牢牢握在手中,吾等失去軍權如何與那劉備相抗。而且因為退了曹軍、袁軍和公孫大軍,劉備在徐州百姓眼中猶如再造父母,形勢對我等大大不利,要想重新奪回徐州,難也。”
陳登自進屋以來,一直是一言未發,此刻聽了陶謙的這番話,開口道:“主公此言差矣,雖然形延續下勢幾乎已經完全倒向劉備,但也並非是毫無一點辦法,屬下有一計可使主公和大公子重新執掌徐州。”
陳登的話音剛落,陶謙、陶商、陳珪三人俱是大喜,陳登素來在徐州以多智而著稱,所思之計必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