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洛陽蔡府已是下午時分,此時蔡邕已經下朝回府好一陣了,這是李陽和全用等人早就算好的,免得在這封建社會被人詬病。下馬之後,李陽走向蔡府門房,客氣的說:“麻煩大哥通傳一聲,議郎李牧才前來拜訪。”
門房答應一聲就入內去了,一會工夫議郎蔡邕就身穿便服笑嗬嗬的迎了出來,“是什麼風把賢侄這個大忙人吹到這裏了啊,老夫可是早就想你到府上絮絮了,嗬嗬,快請。”說著親熱的拉著李陽的手就往府內走去。李陽一邊跟著蔡邕寒暄,一邊給許褚示意在府外等候,見許諸點了點頭後就跟著熱情的蔡老頭進府了。
等家人們上茶完畢,李陽簡略的把災民救濟之事向老蔡交代後,就開門見山的對蔡邕說:“實不相瞞,小侄此來實為那蔡侯紙而來。”
蔡邕笑嗬嗬道:“老夫知之,可這蔡侯紙雖名為老夫發明,但實為小女功勞。賢侄要不我給你二人引見引見?”
李陽臉上一紅,蔡老頭的心思還是能聽出來的,趕忙厚著臉皮說:“有勞大人。”
蔡邕叫下人去請小姐後又和李陽閑聊了起來說;“賢侄,老夫明白你宏揚中國文化的心思,可這蔡侯紙造價實不便宜,恐怕難以推廣啊。”
“大人的意思小侄明白,小侄手下也有一批能工巧匠,想跟令千金探討造紙原理後看有沒有辦法將之改進,使造價便宜下來,好使中華文章千古流傳。”李陽答到。
“好一句千古流傳,那是老夫等人夢寐以求的事啊!為此老夫決定全力支持賢侄此事。”蔡邕激動的說。
“恩,小侄一定盡力和蔡小姐合作,早日做成這件流傳千古的物事。”李陽答道。其實,李陽之所以如此看中造紙術,實為想著書立說,從思想上慢慢改變三國界中人,達到吸引人才和將來兵不靴刃的目的。有了造紙術,手下兩大文豪:全用、古聾就能發揮最大功用了,李陽想。加上自己在前世多年看書,積累了不少“真知灼見”也對催化三國文人們的思想有意和前世中很多黨派靠小報起家的例子,李陽對這造紙術是勢在必得。
閑話間,蔡琰姍姍來遲,向蔡老頭一禮:“父親大人,不知呼喚小女何事?”
蔡邕滿意的看著愛女對她介紹說:“琰兒快來見過議郎李大人,他可是大漢未來的棟梁之才啊。”
李陽連稱不敢,上前幾步對著蔡琰一禮說:“小兄見過蔡小姐,”望著這國色天香、秀外惠中的超級美女又說:“能見蔡小姐一麵,真是三生有興啊!”
蔡琰明顯不適應李陽的熱情說:“蔡琰見過李大人,李大人的言行和救濟難民的報負,父親可是常常掛在嘴邊呢!”
“噢,那小姐對我有何觀感呢?”李陽不禁打蛇隨棍上的問道。
蔡琰淡淡一笑說:“文姬不愛對人說三道四呢!政治的事也不是我們小女子能過問的。還請大人坐下說話吧。”
碰了個不大不小的釘子,李陽不禁老臉一紅說;“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子能頂半邊天。沒有女子的功勞人何以延續後代,沒有女子的支持,男人如何難幹成大事?”
“哦,看來大人對我們女子還是很看高的?!”蔡琰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