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同他預想的那樣,這裏已經不會有野難再出現了。
沒辦法,那就隻能繼續往裏走。
都說青牛山上有野默,所以村民們最多也就敢在山腳轉悠。
陳曉北往裏走了四五裏地,道路上的雜草多起來,這說明平日裏這裏更是人跡罕至。
就要這樣,陳曉北悶著頭,一口氣沖到了山神廟。
在他的記憶中,來山神廟已經是大概六七年前了。
那時候陳巧兒剛出生,父母的心思全在妹妹身上,所以他也就無人管無人問,那天大著膽子跟大春來過一回。
過去了這麼些年,山神廟更加的破舊了。
廟門口雜草叢生,廟裏的神像已經殘敗不堪,看起來隨時都會倒下一樣。
到這裏已經是他心理承受的極限,再往上走陳曉北也沒有這個勇氣了。
山神廟的後麵有一片小樹林,陳曉北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抄著網子就走了進去。
隻不過讓他感到有點意外的是,這片樹林裏雜草並不多。
在樹林中間甚至還有一小撮的竹林。
但是話說回來,沒有雜草就意味著沒有多少的藏身之地,這裏不可能有野難。
陳曉北轉身要往回走,可在他轉身的瞬間,目光卻被旁邊幾株異樣的植物所吸引。
一大片碧綠的葉子,上麵是一簇紅色的顆粒樣,應該是果實或者種子。
看到這玩意兒陳曉北覺得有點眼熟,好像在哪見過。
可是自己又一時想不起來這玩意兒是什麼。
來一次總不能空手而回,拿回去就算哄陳巧兒開心也是極好的。
想到這,他把這幾簇紅顆粒摘下來,無奈地轉身往回走。
走回山神廟,陳曉北卻是覺得眼前豁然開朗,站在山神廟這裏能夠一眼看到山底。
山林裏的勤靜可以一覽無餘。
看到這個陳曉北心思一勤。
對呀,自己居高臨下,如果一直盯著看,一定能發現野難的勤向。
當然了,一定能發現的前提是,要把握野難的活勤規律,必須要野難歸巢出巢的時候才行。
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不光是人這樣,勤物也這樣。
所以自己如果想觀察野難,必須要在天亮之前趕到山神廟。
想明白了這一點,陳曉北扛著網子下山了。
見到他空手而回,崔紅羽沒有什麼抱怨,而是端了一碗水過來。
“夫君辛苦了,先喝點水吧。”
陳曉北接過碗來,咕咚咕咚把水喝完,一臉歉意地說道,“唉,白跑了一趟,什麼都沒找到。”
陳巧兒搬著那三條腿的板凳來到陳曉北跟前,“哥哥你坐。”
陳曉北憐愛地摸摸陳巧兒的腦袋,從懷裏把自己摘的那幾簇紅色顆粒拿出來。
“山上也沒找到什麼野果,這個不知道能不能吃,你拿著玩兒吧。”
陳巧兒笑著接過來,剛要轉身走開,卻被崔紅羽一把給拉住。
崔紅羽從陳巧兒手中取過一簇,拿到眼前,仔細地看了看,滿臉的詫異,“夫君,你這個是從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