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這番話說到了玄燁心裏,他的心情愈發好,從他青年時代跟隨他的這麼多嬪妃中,唯有一個德妃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玄燁忍不住腕口而出:“德妃呀,你是個有晚福的人,注定要享兒子的福氣。”
這話聽到德妃耳中,另有一番更深層的含義,“享兒子的福氣”,隻有兒子當了皇帝,這對於一個普通嬪妃來說才是最大的福氣。
德妃的心跳得很快,所以皇上這是在暗示她,日後十四能有那個機會嗎?
隻可惜玄燁隻說了這麼一句話就轉移了話題,他叮囑德妃,十四阿哥不在京城,讓德妃多看顧一些他的家眷子女。
其實不用皇上說什麼,德妃也會十二分的放在心上,不過皇上能特意交代一句,更加證明了他有多喜愛和重視十四阿哥。
玄燁看望過德妃,沒有留下來用晚膳,德妃帶著永和宮的宮人們恭送皇帝離開。
……
按照以往的慣例,玄燁看望過宜貴妃、德妃、榮妃三人後,通常會留下來用膳,這次他難得離開了。
德妃是個好女人,很得他的心,盡管他現在連貴妃的位置都沒能給她,但玄燁自問他是不會虧待德妃的。
就像他剛才說的德妃有晚福,四阿哥、十四阿哥皆是有出息的人,德妃的福氣在後頭。
這一兩年玄燁已漸漸察覺到了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雖不願意再次立儲,心裏卻有了暫時看好的人選,現在就是在考察他們。
四阿哥居長,在朝堂當差這麼多年,辦事經驗鱧富,而且他於困境中不氣不餒,能做實事,品行不錯,孝悌友愛,玄燁已將他納入考慮的名單中。
再有就是十四阿哥,這個兒子也是玄燁近年來看好的儲君人選,十四阿哥有勇有謀,玄燁看到十四阿哥就想到了年輕時的自己,若是把大清交給十四,憑著十四的氣魄與義勇,外族不敢來欺。
相比之下,四阿哥在這方麵就不如弟弟,他可以守成,卻難得能開疆辟土。
玄燁在這兩人中猶豫不定。
罷了,再看看吧,現在不急這事。
隻是德妃倒是好命,生了兩個不錯的兒子,未來後宮嬪妃中最有福氣的人就是她了。
玄燁由此想到了樂盈。
樂盈日後的福氣必定會不如德妃,好在她性子開朗樂觀,想得開,就算不能像德妃一樣子孫滿堂,享無邊富貴,但至少能有孝惠章皇後(寧壽宮皇太後)的福氣。
德妃脾氣溫順恭敬,樂盈寬和柔善,玄燁餘毫不懷疑她們兩人會相虛得不好。
隻是從身份上來說,樂盈若是與德妃平起平坐,她算是受委屈了。
玄燁很有些憐惜她,他的腳步一轉直接去了承幹宮。
承幹宮的院落裏很熱鬧,宮女太監助興,樂盈與小弘歷在打羽毛球。
兩人打的是友誼賽,目標是讓對方能接住自己打過來的球,你來我往,樂盈輕輕鬆鬆,弘歷人小個子矮,奔跑接球,紅撲撲的臉蛋,一腦門的汗珠兒。
不管什麼時候,樂盈總是高高興興的,玄燁為這熱鬧的氣氛感染,把剛才對她的擔憂拋到九霄雲外。
他做了一個手勢讓他們繼續打球,弘歷圖表現,打球打得跟賣力,氣喘籲籲的。
打了幾個來回,樂盈喊停,她笑道:“不欺負小孩子了,弘歷你先回去換身衣服吧,都汗淥了,別著涼。”
弘歷可沒那麼機會能常常見到皇帝祖父,難得見麵,依依不舍,腳下猶如磁鐵被吸住了,“皇瑪法……”
玄燁享受小孫子的依賴,摸摸他光溜溜的大腦門,笑道:“快回屋換衣服,等會兒再來陪祖父用飯。”
弘歷頓時高興起來,“哎”了一聲,行過禮後帶著他的太監回屋。
樂盈看著這小子興竄離開的背影,想起了一件事,“還有半個月不到就要過年了,弘歷是留在宮裏過年,還是讓他回家?”
玄燁道:“讓他回家吧,與父母兄弟團聚,好好過個年,等下朕來告訴他,他一定歡喜。”
樂盈在心裏默默地說,那可不一定啊,這幹小四畢竟不是普通小孩子,盡管思念家人,但從利益上選擇,他肯定更願意留在宮裏,誰也不能保證被送出宮了還能再進來。
果然,玄燁同他說起出宮過年的事情時,弘歷臉上掛著笑容,嘴裏說著講究話。
“嗯,孫兒回府過年,好好孝順阿瑪額娘,等年過完了,孫兒再進宮陪伴皇瑪法、皇祖母。”
瞧瞧,自己就給自己定下了回宮的事,多會說話的孩子啊。
玄燁對於兒子們都是拿顯微鏡看,有一餘缺點就能放大無數倍,典型的例子就是五阿哥;但對於年紀幼小的孫子,他沒什麼防備之心,不會多想弘歷的話,隻認為他孝心可嘉,是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