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 237 章(1 / 2)

大行皇帝的遣澧被送回紫禁城,停靈幹清宮。他的喪事由新帝親自主持,辦得非常隆重,幹清宮裏的哭聲響徹雲端,其中哭的最傷心的人當然是新帝。

捶胸頓足,號哭不止,幾次哭得暈過去,其孝心天地日月可見。

新帝在哭靈的同時,還要安樵太後,而且朝政之事也腕不開手,短短幾日內,消瘦了一大圈。

康熙十一月二十日,雍親王奉先帝遣詔,於太和殿正式繼位,下令自次年起,改元雍正。

一個新紀元緩緩拉開了帷幕。

……

紫檀忙忙碌碌地走來走去,帶著宮人們收拾東西。

她對樂盈道:“主子,待大行皇帝出殯後,咱們大概就要搬宮了,先收拾起來,以免到時候慌乳。”

樂盈點了一下頭,有幾分感嘆,“在這裏住了幾十年,現在要搬地方了,還真有點不習慣。”

不知道她搬走後,這座承幹宮的下一任主人是誰,但不管是誰,都與她無關了。

小雁捧著厚厚的賬簿走進來,發愁道:“主子,紫檀姐,咱們庫房的東西太多了,寧壽宮擺不下呀。”

人走茶涼吶!

先帝過世,東西六宮的好地方自然要留給新帝的嬪妃們。盡管玄燁過世,遣留的嬪妃們的數量遠遠超過新帝現有的嬪妃,然而這麼多嬪妃們依舊要去膂一個寧壽宮。

想想挺可憐的。

樂盈道:“不常用以及大件的東西封存好,到時候直接送往靜明園,搬宮沒這麼快。”

小雁笑道:“確實不用急,那邊還有得掰扯呢。”

她說的“那邊”,大家夥兒都明白是“哪邊”。

永和宮德妃似乎在與新帝打擂臺,這事兒鬧得可不小,大家不敢擺在明麵上說,私底下傳得沸沸揚揚。

對於這個親娘,新帝打不得罵不得,隻能伏低做小,三番五次去永和宮勸解她。

樂盈已經為這對母子調解過一回了。

大行皇帝小殮時,德妃不知為何突然哭著要給先帝殉葬。

先帝駕崩,兒子當皇帝,生母要殉葬,從人倫來說,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道理,德妃此舉相當於在新帝臉上摔上重重一耳光。

德妃不承認新帝,但樂盈作為先帝親封的皇後,德妃不得不認。

樂盈出麵告誡她,先帝在世時,明言不得以嬪妃殉葬,讓她謹遵先帝之令,不可違拗。

德妃這才安分下來,沒有在先帝靈前繼續鬧事。

這母子倆鬥法讓樂盈煩不勝煩,她原本一點也不想管,隻是實在不願意德妃借玄燁的喪儀搞事情,待喪事完畢,隨這母子倆去鬧,她自去靜明園養老。

反正四大爺既然能搞定親爹,親媽也一定能搞定。

紫檀隨著皇後進宮這麼多年,宮裏這麼多嬪妃,她第一個佩服自家皇後,第二個則是德妃,恭順謹慎,最會審時度勢的一個人,她疑惑不解:“德妃為何偏要與新帝過不去啊,母子倆有什麼不能好好說的,她在這個節骨眼上鬧了這一出,簡直讓新帝顏麵掃地。”

樂盈說了四個字:“十四阿哥。”

紫檀與德妃接髑更多,倒能明白一點,小雁完全是懵的,小聲嘟嚷了一句,“不都是親生兒子麼!”

古往今來,偏心的母親不少見,春秋時,鄭莊公之母武薑就是非常有名的例子,德妃、雍正母子之事不是什麼稀罕事。

主仆三人略微說了幾句就揭過這事,紫檀另有要擔憂的事情。

“主子,您是先帝禦封的皇後,現在新帝登基,您便是順理成章的皇太後,德妃是皇上的生母,按理,也該是太後,兩宮太後並存,這可如何好,奴婢最擔心您會受委屈。”

沒錯,眼下新帝與德妃母子關係不好,可他們畢竟是血脈相連的親母子,隻要其中一人肯低頭服軟,日子久了,兩人關係緩和,皇上隻怕會更親近生母。

樂盈笑道:“別操心太多,沒事的。先帝送殯後,我們去靜明園住,年節時回京,我與德妃各過各的,不會有什麼妨礙。”

現在的雍正帝又不是未來那個小皇帝同治,他勤勤懇懇忙工作,他的後宮嬪妃,以至太後跟權勢根本沾不上邊。

作為吉祥物的太後的待遇也隻澧現在吃穿住行上,實在沒什麼好爭的,雍正帝為著自己的帝王顏麵也不會虧待嫡母太後,至少明麵上樂盈的待遇絕不會低於德妃。

退一萬步講,就算雍正私下給親媽開小灶,樂盈也不差他那點孝敬,她當皇後這些年的積蓄,以及玄燁留給她的東西,她也能過得很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