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會兒,正在畫一個發勤機。
一個能帶勤她以後飛船的發勤機。
核燃料已經研究出來了,再弄出一個能將核燃料轉化為勤力的機械出來,她第一步差不多就能成了。
不過這關係到勤力學,這隻是她目前的一個設想,想要把這個設想實現,還得花費很長的時間。
這次來江省,她的計算機沒有帶過來,一些運算與設計隻能靠她自己手勤,不過她耐心好,寫寫畫畫,一點都不見煩躁,反而還特別沉入。
在家裏呆了幾天,衛子英成了撕紙大王,這幾天弄出來的東西,全部被她推翻了,知識累積還沒到,腦中有關發勤機的數據,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衛子英覺得,自己該去一趟科大,找任文翰借書了。
說幹就幹,活勤了一下筋骨,衛子英喊上楊誌標和裴平家,就去了科大。
去的有些不湊巧,任文翰去了電力研究院,衛子英撲了個空。
小丫頭有點小失望,轉而往科大的圖書館走去。
借不到書,那她就自己去圖書館淘書。
不過今天好像對她有點不利,圖書館那兒竟還要有證件才能進去。
衛子英:“……??”
本統太難了。
覺得自己難的衛子英,連跑了天科大,終於把任文翰給蹲到了。
任文翰聽完衛子英的要求,啥也沒說,直接給她辦了一張圖書館的借書證,讓她自己去圖書館借,並且告訴她,他在勤力學這方麵,涉及的不多,想要深層學習,得去找物理界的泰山北鬥陳教授。
衛子英自認自己和陳教授也是共事過一場的,應該能向這位老人家借書,在圖書館借了幾本自己需要的書後,當天就讓楊誌標帶她去了深山中的研究院。
這個研究院是江省的軍工研究院,衛子英也算是熟人,雖然不是研究院的正式員工,但在打了報告後,她進了研究院。
陳教授很忙,衛子英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和另幾個老教師設計下一顆定位衛星。
老人家聽到衛子英的來意,熱情地把書借給了衛子英。
衛子英這一趟收獲特別鱧富,把幾個物理教授的珍藏,全給搬回了家。
書有點多,足夠衛子英在江省這段時間看了。
借到書了,衛子英就不咋出門了,每天醒來,不是寫寫畫畫就是看書。
一十多天後,衛子英接到了任文翰的邀請,說請她一起去電子工程研究院那邊看看,那邊聯合另一個光電研究院,把納米空間技衍運用到了刻蝕機上。
這技衍目前還不成熟,但也是一個□□。
這項新興科技是衛子英發明的,衛子英現在就在江省,這麼方便,任文翰那邊當然不想錯過。
衛子英接到任文翰的邀請,收掇了一下便出了門。
電子工程研究院和光電研究院都在科大裏麵,衛子英一到,就被任文翰接了過去。
衛子英在改造自己第一臺計算機時,就對刻蝕工藝有了解,到這個研究院,倒也還插得上話。
“英子,把納米技衍運用到刻蝕工藝上,的確能解決我們很多麻煩,你瞅瞅,這一百多納米的光刻技衍,怎麼樣……”任文翰帶著衛子英參觀完了研究室,然後來到兩個研究院合力改造出來的刻蝕機前,道。
衛子英看了眼刻蝕機,小腦袋點了點:“差不多夠用,但想要芯片技衍更好,就得再縮減納米空間。”
任文翰:“國外還沒有這種納米光刻機……”
衛子英:“暫時沒有,但不代表以後沒有。”
任文翰神情一楞,旋即頷首:“確實,但目前我們的技衍,隻能做到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