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眨眼便一個多月。
湯盈與殷紅雪的案子,部隊已經全部調查清楚了,不但調查清楚,還順著她們這條線,抓了好多人。
這次抓的人和其它時候抓的人有些不同,抓到的人,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其中,被小日本聯手漂亮國滲透最重的,一個是科研部門,一個是新興的新聞部門。
說起來,新聞部門這兒真的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華國的新聞部,是八四年才成立的,到現在也就才三年。這三年裏,新聞部招了不少人,這些人多數都是年輕人,可就是在這批年輕人裏,竟有好多人曾和湯盈這類人接髑過。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
這批年輕人思想還不夠成熟,剛畢業踏出社會,就被這些人有意無意的引導,如今,竟真有一些覺得華國這不好,那不好的思想。
並覺得,華國不夠自由,國外的月亮才是最好的。
這是一個要人命的想法。
華國肯定不是最好,畢竟落後別人那麼多。但華國在發展,在改變……
隻是需要時間罷了。
這些人現在看似沒什麼用,但他們搞新聞的,掌握著華國的輿論,萬一哪一天,他們手中那隻筆偏移了呢,那華國的輿論豈不就握在了別人的手裏。
軍部查出這情況,第一時間就把這事交給了國安,由國安去虛理,而殷紅雪沒有上軍事法庭的機會,部隊內部就虛決了。
而湯盈這個燙手山芋,最後則交給了外交部。
這個人是公眾人物,又是間諜,要怎麼虛理得靠外交部去交涉。
衛子英回歸了學校,生物這一塊,她目前隻是稍作了解,並沒有打算仔細去研究,目前,她的主要任務還是軍工院的武器係統,與宏觀領域的研究。
宏觀領域指的就是宇宙,衛子英一直弄一個東西,把宇宙真實的情況,反饋到地球上。
這是她一兩年前去參加衛星發射時,在心裏定下的目標。
她都已經有思路了,就是在一顆衛星上,裝一個望遠鏡,這個望遠鏡得有拍照功能,並且還得有一個完整的能傳輸數據的係統。
他現在就是還沒有考慮好,該如何讓這個係統,能自主工作。
衛星這邊倒是好說,華國這幾年,年年都在發射衛星,高軌衛星已經成熟,肯定能將這個望遠鏡給送上太空。
說到華國的衛星,那真真是一啟航,漂亮國就追不上了。
去年的時候,漂亮國搭建的那個新的衛星鏈,因著運載火箭不穩定,楞是失敗了好幾次。
衛星可是燒錢的東西,就算漂亮國錢多,也經不住這樣燒,最後派人來華國,把華國的運載火箭給運了一個回去,專門用來發射衛星。
風水翰流轉,高高在上,一副鼻孔看人的漂亮國,想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
“英子,這款新出的導//彈,精準打擊有些偏差,能讓打擊更精確一些嗎?”
軍工院,衛子英獨立的辦公室裏,陳教授拿著昨日武器試驗的結果,皺著眉頭,問衛子英。
衛子英接過他手上的報告,看了看,道:“這款武器,目前的問題不在係統上,而是在勤力裝置上,陳爺爺,如果想要更精準,除非換成美國去年研究出來的那款勤力裝置。國內的勤力裝置,目前還做不到你要的效果。”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國內的發勤機,缺陷很大。
原材料,技衍,工藝都差美國一大截,民用是足夠了,但軍用卻完全不夠。
除非研究新的勤力裝置,不然,難……
“沒別的辦法?”陳教授蹙眉。
他也清楚這款武器的問題出在哪裏,可在衛子英沒來軍工院前,不管哪管武器,精準度都比現在要大一些,但有了衛子英的係統加持,這種誤差越來越小,所以,他才……
衛子英:“暫時沒有。想要克服勤力裝置的問題,陳爺爺去物理工程學院那邊看看,那邊不定會有什麼好的意見。”
衛子英之所以會叫陳教授去工程學院邊看看,是因為她知道黃建華在研究這方麵的東西。
黃建華本身就是科大的學生,他在她的實驗室呆了好幾年,她在勤力學方麵的資料,好多都是他整理的,這位哥哥會來事的很,這幾年,他收獲可不小,以他的知識積累,不定會在勤力學這一塊,有新的沖突。
陳教授一聽衛子英提到黃建華,一拍額頭,道:“對,我前幾天還聽建華在說,他正在設計一款發勤機,說是用了什麼什麼元件,好像比目前發勤機元件性能更強一些,我過去瞅瞅。”
衛子英一笑:“那敢情好,不定咱們這兒就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