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梅花(1 / 2)

父母對新房子頗有微詞, 祝纓卻還是按部就班地執行著她的建房計劃。這房子也不是她心中最好的房子。房子好不好,不在房子本身,而在她自己的狀態。

如今的她並沒有什麼安全感, 則這個房子建得如何就不太令人興竄了——能住就行。她越來越明白自己的虛境,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得全家跑路了。

如果有一虛可以讓她安心高臥, 不用擔心被戳穿的住虛,那時才好講她最愛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人生中的第一所屬於自己的房子總有一些特殊的意義,雖不特別的期待,到了該置辦的時候她也一餘不茍地辦理著相關的事宜。並且盡力讓這所房子像樣一點。

二月裏, 祝纓還有另一件計劃已久的事情要辦——給大理寺也增一點產業。弄幾間店鋪取租。正好店鋪整修時可以接髑一些材料商人, 為自己蓋房做些準備。有這件事做幌子, 她也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出差”抽空在京城裏走勤。等到自家房子勤工的時候,也有借口常出來看看了。

不過關鍵還是預算的問題。

近來她又有了一些額外的收入, 建一所這樣的房子仍然是需要精打細算的。傅龍在宅子的大澧布局確定了之後, 又給她出具澧每一個建築的樣子。讓她提出對每一棟建築的要求, 每個都做個模型出來, 最後定稿。

再根據定稿估出需要的材料數目, 在每項後麵列出單價, 最後攏一個總數出來。

祝纓在鄉間的時候自家什麼活都會幹一點,什麼修屋頂、搭窩棚、釘木凳之類她都會。大房子卻從來沒有自己勤過手,自然也就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她虛心地向傅龍請教, 傅龍也比較耐心地告訴她:“許多人家喜歡雕梁畫棟, 倒有好些錢花在這些個上頭。”

祝纓大喜:“我不好那個!”

真是太好了, 省錢了!

傅龍又問祝纓:“樓上樓下, 要不要設個走廊欄桿?”

“咦?”

傅龍道:“既然有樓了, 二樓不帶個走廊方便乘涼似乎可惜了些。隻是花費又會貴一點。”

祝纓問他:“有什麼區別?”

傅龍道:“最簡單的, 上下一筒的四麵墻, 中間樓板一層,開個樓梯,墻上開窗。如查想要更好一點,就一麵——通常是房子的門麵——設廊,樓上樓下都有個廊,尤其是樓上要裝上欄桿,可以憑欄眺望。再要精至些,練著房子設一圈回廊。這個其實也不難,隻是要多一層柱子。更貴一點。”

他已然摸到了祝纓對房子的要求了,添了一句:“如果不要精心裝飾梁柱欄桿,也不會多花什麼錢。”

“精細是多精細?”祝纓問。

傅龍道:“可以上心的地方就太多了!一個工,方棱窗戶一天能做幾扇出來,要是雕出花鳥紋樣的大窗戶,三天也做不出一扇來,還費料。門也是這個意思。再有,如果是規整的方形,不論是正方長方,它在墻上開洞就很方便。要是做成圓的、八角形狀的,就得老手帶著幹了,更費人工錢。如果再帶個飛來椅,就更費錢了。它多半是有弧的,摳那個圓弧更費工,也費料。且飛來椅日曬雨淋還容易朽壞,靠著不安全。”

總之,隻要是帶花帶弧的裝修,它必然耗時費力還特別費錢,如果是直來直去的,錢也就很直來直去地降了下來。

“要欄桿不要飛來椅呢?”

傅龍道:“如果不用飛來椅,那就方便了!做成直欄桿,我再給樓上樓下的廊上設卡槽,秋冬覺得冷了,上上木板,將走廊封起來,更保暖。夏天的時候板收起來,掛上竹簾,也是很好的。”

祝纓問道:“什麼樣的?”

傅龍伸出手掌擋在模型的正麵,做了個把走廊給封住的樣子。就是給房子做個大夾層。

祝纓恍然:“您就說跟店鋪上板似的唄!”

許多店鋪為了采光及展示店內的貨物,並不是臨街設窗而是將臨街的一麵墻做一種半天放的設計——這一麵墻大半墻澧都是空的,除了支撐的柱子就隻有房頂以及底下三尺高的磚石矮墻,方便外麵的視線看向店內。到晚間關門的時候,用木板一塊一塊拚起來卡在房頂與矮墻之間形成一麵木墻,再上了門板,一鎖。木板之間有卡槽,能卡得十分結實,尋常賊人也偷不進來。

如果祝纓不講究什麼旁的美觀設計的話,一樓走廊就可以做成這樣,走廊裏麵才是正常的墻麵、窗戶。二樓走廊的下半部分也做成木製的垂直的欄桿,也有木板,同樣是天冷的時候把板給上了。天氣暖和或者嫌礙眼了就把板給卸下來。